阅读历史

第176章 王守仁(十)

【对于剿匪这件事,前期的准备王阳明做得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但福建汀漳前线还是出了问题,指挥和县丞战死,王阳明决定亲自去前线。

安排好后方王阳明到了福建汀漳,询问战事情况,下面人说是战事失利和广东救援不及时有关。

王阳明没听他们的,反而询问,“兵法有言:十倍于敌,可以围歼;五倍于敌,可以进攻。目前兵力有两万,本官还带了两千兵,区区五千土匪,还需要请士兵吗?”

显然,之前无非是兵不堪用,或是战术有误。

当然,王阳明也表明到了上杭,他会听取广东那边的意见,调查清楚再划分此次责任。】

“果然还是得懂军事的人来,要是换个人先听了那边的话,咱们广东怕是得费尽办法解释。”

什么事情嘛,都怕一个先入为主。

【现在剿匪受挫,王阳明决定调整战略。

他指出,战争初期锐气饱满,可以趁着敌方不备一鼓作气。

可现在显然己方已经有了疲军之态,土匪也是采取龟缩、占据险要的防守战略,那就需要改变改变战略了。

有机会进攻就采取三国邓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智取策略,缺少进攻机会,就采用汉代老将军赵充国围困西羌的战法。

详细的方法还得叫他勘察勘察地利再说,总不能一拍脑袋就想出来个方法,那是对军兵的不负责,也是对朝廷不负责。

哦对了,这里又有个他的弟子,老师都来了肯定自然得来拜访拜访顺带说说自己这段时间的心得啊。】

这阳明先生弟子还真挺多的啊,这都能遇到。

这是许多人心里的一个想法,虽然有些人教书育人,但很多自己就是夫子,再说天底下那么大,到哪都要遇见弟子的概率更是小。

不过,许多人更多的是羡慕。

想要遇到一个好师父的想法那都是共通的,尤其是还能带着你一块进步的,古代的师生关系可没那么平等,人家李东阳的劝学就是最好的真实写照。

【第二天王阳明就把两省召集起来开大会了,先是对之前的失败进行总结,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指出来就是两省的人心不齐,没有在一块使。

王阳明当然也不是为了开批评大会,最主要的还是商量如何剿匪。

显然盗匪占据着天险,又龟缩在那不动,只不过王阳明觉得既然盗匪能上去,那么他们也能上去,关键在于如何寻找,或者是主动创造盗匪的打盹时间,攻上天险。

第一是散布撤军的言论迷惑盗匪,时间点也不突兀,马上就是春播农忙时节。

当然自己这方就要五品以上的官员知道实情,做戏做全套,撤掉几路不重要的兵马,还大肆犒劳士兵。

第二嘛,主动露出包围漏洞,将土匪探子放回去,再派上好手跟上去。

第三便是夜间突袭,稳准狠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得不说,咱们王大人那些年的兵法没白读,武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