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71章 王守仁(五)

【王守仁二十八岁这一年,考试的时候总算是没有再出什么乱子,会试第二名。

从二十一岁到现在,他参加的三次科举还真没有哪次都是顺利的,会试第二,等到殿试结果出来名次却变成二甲第六名。

原因是此次科考存在泄题舞弊,三位内阁成员有两位是王守仁他爹的朋友,又正是风口浪尖,他的名次在最后被压了下,以免挑动本来神经本就敏感的学生。】

这……

众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除了倒霉也无话可说。

王守仁高中的年纪谁都得说一句有出息,可偏偏三次科举每次都得出点事,对他的印象——有才学,跳脱以及倒霉。

王华也没料到这个结果,居然还和他交友太广泛有关系。

小豆丁王守仁立马像是抓住他爹的痛脚,还要得意起来,半点没被压名次打击到,反而想要戳戳他爹。

王华收起脸上的惊讶,板着脸,对他儿子就不能稍微给点好脸色,听听,一个科考闹出多少毛病来。

要是真的才学上不及还叫人没那么多遗憾,偏偏他儿子有才但就是要走不寻常路,还是得压压呀。

二十二岁高中和二十八岁高中能一样吗?

中间这六年好好做官都能升几级了。

【后面的几年,王守仁并没有多么出色,或者说名声很大的政绩,高中后从工部到刑部再到兵部,还别说,六部都要他体验完一半了。

他有学做官,有教学生,有遇到心灵好友,可还是没有找到做圣贤的路。

等到弘治皇帝去世托孤,朝纲混乱,正德年纪还小,宦官和文官集团自然少不了互相争权,有些官员被牵累到进了监狱,王阳明求情的奏折还没上去自己倒是先被关了进去。

有威胁的,有招揽的,可惜他的脾气还是那么硬,最后直降六级,贬谪荒原。

那可都是咱们先生辛辛苦苦升上去的官,贬的时候真不带心疼的啊。】

朱厚照还真不知道这件事,朝廷的官员那么多,他年纪还不算大,看了看身边的英国公。

英国公照样回看,“皇上,老臣也不知道。”

他上朝的时候就跟混子差不多,主要是现在武勋集团起不来,都是太监和文官打擂台,他们都没带提,就知道有多废。

毕竟是被您老祖宗一锅端了的,文官还能三年长一茬,武官真就是没地方长啊,打仗都不敢打多了,退守了好多地呢。

朱厚照被他的回复噎住,你平时劝学的时候那叫一个起劲,自己也没多勤勉啊。

英国公:老臣要是勤勉了,人家的折子第二天就递上来了。

俩人双双叹气,还是等一等吧。

希望赶回来的王守仁能把朝堂的人压住,起码借人家圣人的名头用用也好。

其他人则是代入太过,一个劲的心疼。

【王守仁贬官到贵州,当时那可真是荒原之地,距离京师的直线距离都有七千公里,还不算中间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