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 节 为什么越害怕的事情越会发生,倒霉的总是我?

1

生活中,你是不是总会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

要迟到了,偏偏一路红灯;刚洗完车,就下雨了;

自己排的那一队,永远是最慢的;越想找到的东西越找不到;

重要的东西如果掉地上了,一定会滚落到橱柜下面。

再说工作中,下面的情况你是不是也很熟悉:

在领导面前,总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

公司开会,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了;

你准时到吧,领导却还没来,还得等着,辛苦了一天,偷偷玩手机刷刷朋友圈吧,恰巧老板就在这时候走过你的办公桌,怎么就这么巧呢?

这种现象,其实特别普遍,它有个专业的名字,叫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在1949年提出的。

主要说的是四点: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核心讲的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比如生活中,经常在不可能出错的地方也会错;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只会让它变得更糟;害怕事情出错什么也不做,即便如此,也还是会出错。

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它都会绊倒你,耽搁你,让你有挫败感。你越努力,收到的阻碍就越大。

你和墨菲定律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发现它牢牢地掌控着地球,你无法避开它。

这个定律用通俗的话来讲,可以说就是「倒霉定律」,怕什么来什么,只要有存在的可能性,事情总是会朝着我们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墨菲定律咋一看上去,似乎有种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色彩,任何事情都有变坏的可能性,既然它一定会变坏,难道我们只能坐等悲剧的发生?

面对这么一个讨厌的家伙,我们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探讨,就只为了证明它的存在吗?

当然不是。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透过墨菲定律夸张的表现形式,领悟隐藏在「倒霉」背后的积极意义。

因为,墨菲定律不是一个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它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

容易犯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无论科技多发达,有些不幸总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要尽可能地想得周到、全面一点,因为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上帝,你妄自尊大忽视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时,就会遭受到惩罚。

如果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的无知,那墨菲定律反而会帮我们防患于未然。

要是一不留神,真的发生了不幸或损失,也要学会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