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六十三章 军屯与民屯,府兵制!

作品:三国之季汉谋主| 作者:不会飞的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3-23| 下载:不会飞的嘤TXT下载

后,便已经可以确定,陈侯是在给我们一个机会,我陆家不才,却愿意拼尽全力,抓住这个机会。”

陈谦笑了,伸手指了指自己桌桉上的一纸公文,示意陆逊上前来。

待陆逊走近后,才看清楚陈谦所指的公文,竟然是一封调令。上面赫然盖着刘备的大司马印与陈谦的郡守令,官职正是吴县令,只是那人名处,却是一片空白。

吴县县令官职虽不大,意味却很重,这一封不曾书写名讳的调令是给谁准备的,不言而喻。

“你说的不错,我的确是在给你们四家一个机会。荆州那边,我也的确另有安排。只是有一点,你想错了。”

“请陈侯指教。”

“只要你们不公然谋逆,我就不会动刀兵。需要你们拿出来的,也只是那一部分不属于你们的财产而已。”

“这…恕逊愚钝。”

“知道霍峻吗?”

“长沙城下打退了孙策的良将,逊略有耳闻。”

霍峻自从击退了孙策后,名声立刻大增。再加上他是庞统很早的时候就拉拢过来的豪强,因此刘备坐镇荆州后,提拔的第一批人里,就有霍峻的名字。

这个当初默默无闻的枝江豪强,如今,已经是荆州数得上号的重将了。

陈谦如今提起他,自然是要将自己的“屯田法”说出来了。这也是陈谦此次施政的最终目标,一套完全不同于陈登的“屯田法”,却又相辅相成的一条国策。

“霍峻家中差不多有两三千口人,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军中当兵。我打算给他们每个人分十亩地,无需交税,只是战时需要他们自备粮草去打仗。”

和聪明人说话往往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点拨就够了,陆逊之前对陈登提出的屯田法有所耳闻,因此在听到陈谦这套近乎是背道而驰的法度时,立刻便明白了陈谦的意思。

陈登提出的由降卒和百姓进行的屯田之法,和陈谦此刻说的屯田区别就在于税收。

陈登的屯田,每个人初始只能分得五亩地,但上不封顶。前三年获得土地的流民,是十税一,但从第四年开始就变成了十税三。

不过民屯在农闲时候有为朝廷服徭役的义务,大军出征时他们不用上战场,但也要帮忙运输粮草,如果家里有事儿实在走不开不愿意服徭役,则允许他们以绢布替代,用这些上缴的绢布来雇人替代他们服徭役。

说白了,这套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赚钱。而陈谦所说的,则是完全为了花钱。

也因此,陈谦在这套制度上,死守着“一人十亩地”的红线。因为一旦军屯过多,那这股力量可是要弑主的。

事实上,如果对历史有研究的话,就会发现,陈谦说的这套制度,基本上就是在照抄初唐时,李世民平天下的那套“府兵制”。

做为盛唐的根基国策,这套制度的优点极其明确,付出少,召集力强,将士们闻战则喜等等,最重要的,这套制度最开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

可还是那句话,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政策。“府兵制”的有这么多的优点,但他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它太容易培养出一大堆军功勋贵了。

当然,在陈谦看来,有问题那也是以后了,眼下,用这套制度来对付世家,却是在合适不过了。

陆逊自然不明白什么“府兵制”,毕竟他再聪明,也不过只有十二岁。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清楚这套政策的威力。

倘若当真如此行事,只怕日后刘备军中,就要多出一大批战功勋贵了。而且由于种的田不用交税,他们必然成为刘备麾下最忠实的拥趸。

这都尚在其次,重点是,这样的政策,绝对足够让一大批世家动心了。

这就好比你的祖上给你留了一套价值一千万的房产,官府来了之后,大手一挥直接没收,你当然不愿意了。

可如果人家给你一份月入过万并且还是处级干部待遇的工作,以此来作为交换的话,是不是也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想到此处,陆逊不由得冷汗直冒。

万幸,我陆家抓住了这个机会。若是真的跟着顾雍那个白痴顽抗到底,怕是不用陈侯动手,自然会有一大批士族来将我们撕的粉碎。

心下惊骇,陆逊不由得抬起头看向了陈谦,只见他依旧满是笑意的盯着自己,陆逊急忙道。

“陈侯学识渊博,逊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