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六十四章 该有和不该有的命运

作品:秦时:一人之下| 作者:若别离不相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1-01| 下载:若别离不相惜TXT下载

于期也是被熊启给忽悠瘸了。

但不管樊于期是主动还是被动,成蟜都没有打算放过他,暗中引导逼迫着樊于期走上了老路。

不管是哪个世界,身为秦将的樊于期没有理由不知道秦法森严,敢于叛逃的结果必然是满门诛绝!

别说是秦国了,就是后世以儒家治天下,推崇仁德的王朝,面对叛逃敌国的人,依然是满门诛绝。

既然明知道是这个下场,还敢叛逃,岂不是已经做好了满门被诛绝的准备?

不过樊于期这人,要他头颅的时候一点又没带犹豫的奉上……

当初太过慌张,为了保命没想那么多?

后来良心发现,愧疚仇恨填心,心灰意冷了?

还是因为涉及到王位之争,樊于期知道不管是叛逃,还是不叛逃,家族都逃不过被诛灭的下场?

多半是后一种,如此的话,的确是叛逃更好,起码还能活一个。

不过再怎么样说,史书上记载的也是畏罪叛逃,重点在于“畏罪”二字。

至于樊于期家族的那些人命,成蟜并没有看在眼里。

真正的成蟜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樊于期以及家族也该陆续去陪着……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燕丹自己物色来物色去,最终还是物色到了荆轲的头上。

也是没有办法,适合去执行这个必死任务的人实在是不多。

首先要跟秦国有仇,其次要不怕死,然后心理素质要好,最后武功还要高强。

满足这些条件的实在少之又少。

荆轲就正合适,有卫国的国仇,也有家恨,其他条件也满足。

忽悠能力燕丹是很厉害的,当然最关键的是荆轲也有心。

同时想要干这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事不管成不成,都能够名传千古。

至于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师妹,师傅,荆轲仔细权衡后觉得影响不大。

荆轲仔细打听过嬴政对他师妹很宠爱,他师妹也诞下了公子。

只要证明刺杀事件跟他师妹没有任何关系,影响就微乎其微。

荆轲并不恨公孙丽,认为一切都是嬴政的错,真没有把公孙丽牵扯进去的想法。

搞定了刺杀的人选,燕丹又开始琢磨取信嬴政,仅仅依靠督亢之地的地图显然是不够的。

在荆轲的建议下樊于期就进入了燕丹的视线,当然燕丹是不可能同意。

不管内心怎么想,表面上肯定不能同意,否则出卖主动投靠的门客,名声就臭了。

于是荆轲就自己去找樊于期,一番言语操作下,樊于期拔剑自刎了。

燕丹闻知樊于期自刎的消息后,急切赶来,扶尸痛哭,悲哀至极。

上位者往往脸厚心黑,造诣越高,成就也就越高。

有人说脸皮厚有三个层级,厚如城墙,厚而硬以及厚而无形。

心肠黑也有三个层级,黑如锅底,黑而亮以及黑而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