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福很突然

作品:我的1982| 作者:大国雄起|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2-07-14| 下载:大国雄起TXT下载

李忠信听完农研所那边讲完以后, 他心中立刻就有了计较。

在江城这边现在不是没有农民想搞这个事情吗?那么, 他出钱搞,而且是出资购买土地来建设大型的木耳培植基地,负责技术培训,负责收购,农民只需要在基地里面进行管理就可以了。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随着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集“营养、保健、安全”为一身的黑木耳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黑木耳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黑省东北部的江城市这边,一定要把木耳的培育基地搞出来,不但要搞,而且要搞几个最大的木耳生产基地。李忠信想要让人们过几年以后都能够吃到好吃而正宗的东北黑木耳。

忠信食杂连锁超市今后是要开遍全国的连锁超市,黑木耳这种物品收入囊中之后,也会让忠信食杂连锁超市拥有自己品牌的黑木耳。

山野菜,黑木耳,这些好东西,等过上十年八年以后,都会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好东西,忠信品牌树立起来之后,这些都能够作为忠信公司的主打品牌。

忠信公司和江城农研所是关系单位,董国忠梁国富他们两个人和农研所的所长姜国军更是熟识得很,李忠信把他的想法和董国忠梁国富说了以后,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立刻表示支持,并答应下来,把姜国军介绍给了李忠信和王波两个人认识。

董国忠的办事效率很快,当天晚上,李忠信和王波便在忠信鱼馆包间当中,见到了农研所的所长姜国军。

姜国军四十多岁,一看就是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一张古板的扑克脸上戴了一个黑色大边框的眼镜。

看到人来了,王波和李忠信立刻笑着站起来打招呼。

宾主落座之后王波便告诉饭店的服务员上菜,寒暄了几句以后,他十分大方地说道:“听国忠大哥说,你们农研所的效益很差,而忠信公司和江城农研所是兄弟单位,我决定代表忠信公司给农研所捐赠两千元人民币,用于改善农研所经费不足的问题。”

想要马儿跑得快,好草必须跟上来。

两千元的人民币在后世的时候算不得什么,可是,在八十年代,两千元人民币那可是相当大的一笔钱。

农研所和其他的单位不同,做什么事情还能够有一些额外的收入,他们一直就是财政拨款,更都是死工资,突然从天而降掉下来了两千元的大红包,把姜国军乐得都合不拢嘴。

有了那两千元经费的小插曲,李忠信和王波两个人同姜国军一会儿就热络起来,在吃喝了一会儿以后,李忠信便直入正题。

李忠信把心中想的计划直接摆在桌面上说了出来。

忠信公司和农研所两家合作,忠信公司出钱,农研所的人出技术,在江城下边伊春等几个主产木耳的林场那边,建设几个大型的木耳培植基地。

菌袋和技术方面的这些东西,全部由农研所这边挑头来弄,而且农研所这边还会派出得力的人员随时巡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