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080章 中城发展

作品:大唐如意郎| 作者:花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17| 下载:花虎TXT下载

带回来的小生意都有人在从事,这也是经济开始复苏的一个过程。

中城从打工的人回来后也多了很多人开始使用自行车,还有从事三轮车运货的买卖。

有时候要是城守府不介入一下都不知道城市会发展成什么样,就比如李德真的让城守府介入了,直接在中城开设了四家大型米粮铺子。

粮食售价都是平价,基础的生活物资价格是得到了保障,有了便宜的粮食百姓们就不会慌。

不仅米粮,还在当地建设了一家大型炼油工坊,专门生产食用油,目前的大豆产量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要是再开一家估计就会让原材料紧缺,种植大豆的项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商人不愿意投资可城守府是必须要投资的。

等产生了足够的利益到时候一切都好办。

食用油,大部分百姓都还在使用菜油和荤油,李德推行的饮食文化怎么能够没有食用油项目。

目前幽州的食用油种类很多,花生油,菜籽油,荤油,大豆油种类很多,玉米产量形成规模后也会用来榨油。

幽州的炸鸡店用的就是大豆油,原料都在辽北地区,还有一部分在渔城附近,再有就是南疆城。

这些经济农作物都是当地发展的排在靠前位置的项目,虽然有原料供应幽州的食用油工坊提炼但价格上还是比较贵的,很多百姓还是愿意使用菜油。

但是酒楼食品工坊则都是用的大豆油这些进行生产。

在中城建立炼油工坊也是要解决中原区域百姓食用油的问题,实际李德在幽州推广的都是荤油。

由于养猪场的规模,每年炼制的荤油产量都在增加,价格贵一点但是凭借算下来更为合适。

而且荤油容易储存,冬季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涂抹在皮肤上防止皮肤冻裂,主要是为长期在外面做工的人才可能用得上。

经过李德一顿安排,中城的发展再次得到了加快,因为城守府建立的工坊都会连带很多行业一起发展。

炼油后的大豆残渣形成豆饼后都是用来喂养牲畜的最好食材,连带着养殖厂形成产业链。

而且大豆自作的豆浆同样是百姓们最喜爱的饮品,尤其是加入糖的豆浆目前只有幽州的摊贩才有得卖,而且都豆浆全都是副食品加工厂的生产的豆浆粉。

买回去调制烹煮后拿出去售卖,两文钱一小碗,加糖三文钱,配合好早餐的炸油条简直聚会早餐必不可少的美食。

当然只有幽州有卖,不过中城有了炼油厂以后采买都豆油和豆浆都可以在当地采购节省成本就能够吸引摊贩经营。

中城在一天天的改变,人流量也开始逐渐增加,商人开设的店铺逐渐多起来。

中城唯一一家商城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

当中城的工坊生产的商品开始供应太原府,南方等地当地的经济就无需幽州城守府的照拂。

接下来就要靠当地城守府来发展。

虽然只能算是才刚刚开始,只要给中城发展的时间几年后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