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四十九章 有骨气就在诏狱待着

作品:锦衣状元|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3-07-22| 下载:天子TXT下载

得,便会产生怀疑……再或是到了地方,发生牢房内没人,更会私下揣度。」

张佐感慨道:「先生真是小心谨慎。」

朱浩拿起几份奏疏,当场便批阅起来。

张佐本想说,不用着急,什么时候批好了,让人送出去就行。

但见朱浩工作认真负责,又不好意思打扰,若是他离开的时候就能把朱批过的奏疏带走,自然最好不过。

……

……

翌日清早。

众大臣准备上朝。

当天很多大臣都准备疏救被拿入狱的翰林级监生等,趁着上朝前,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

杨廷和这边,刑部尚书林俊带来锦衣卫诏狱内的消息。

「……暂且尚未用刑,不过看样子是早晚的事,就看陛下的气是否有消退,另外陛下这股火,来得没情由啊。」

林俊要跟杨廷和说的,其实杨廷和昨天让杨慎已查到。

而林俊所谓「没来由」的事,分明是在指,皇帝这分明是迁怒那些翰林和文士,本来不该由这些人承担,可能跟联名上奏之事与杨慎发起有关。

但林俊在杨廷和面前,不好意思直说。

杨廷和道:「今日朝会上,让言官去提,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就不要掺和意见了。你去知会一声。」

「这是为何?」

林俊先前还很强势,一脸耿直,似乎要拿出死谏的架势。

但其实他不过是个墙头草,看到杨廷和得势,才会事事听从,现在皇帝拿出诏狱来吓唬大臣,林俊也感受到自己可能因为先前为杨廷和出力过多而被皇帝清算,口气比先前软化了不少。

杨廷和道:「本就不该提刑狱之事,不应牵扯法司谳狱,文官进谏便可。」

「哦。」

林俊大概听出来了。

杨廷和的意思是不要在朝堂上提把被下狱的人转移到三法司之类的议题,那会显得,连三法司都承认这是个案子……就应该维持一种论调,这是皇帝对那些进谏文士的****,跟刑狱无关。

……

……

众言官摩拳擦掌,等着跟小皇帝好好论一下对言路的保护。

大明有风闻言事的传统。

翰林本就有进言的资格,只是那些进言的监生……则属于自找的,他们自诩现在文官当道,却忘了太祖时定下监生不得议政的规矩,要说翰林被下狱是政治打击,那些监生则完全咎由自取。

但当天,朱四并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和温祥二人出来传话,告知当日皇帝不上朝。

温祥是正德朝留下来的老人,脾气比较温和,说话也比较有亲和力,再加上温祥跟张太后关系比较亲近,他出面等于是告诉在场之人,张太后已知这件事,很可能跟皇帝的态度一致,等于是劝说众大臣认清形势,不要做无谓之争。

「……陛下昨夜为太皇太后守灵,偶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