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29 章(殿下正文第一二九章秦寺卿...)

作品:殿下|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2-07-06| 下载:石头与水TXT下载

卿,在这样危机俱存的机遇下,也不是很能稳得住。好在,他有一位不错的老师,秦寺卿定一定神,自尚书府告辞,回家后继续琢磨案情的事。

秦寺卿稳住心神,每隔三日便去万寿宫求见公主,汇禀差使进展。即使平时没空,休沐日不休沐也要去的。

说到这事,也令秦寺卿有些郁卒,秦寺卿当然知道考校官学最初是由公主提起的,他还知道,官学之所以突然翻车,就是因为前任官学馆长是个不长眼的瞎子,竟然在官学的录取考试中,十分瞎的将公主手下的弟弟绌落。

估计公主是觉着丢了颜面,大为不满,故而将官学彻底翻了个底。

秦寺卿是位清秀俊雅的官员,口才亦不错,能把枯燥的案子讲的格外生动。因为要查几十年前,大理寺的进展并不算快,秦寺卿便与公主讲他查案的思路,从这些年的官学任职官学入手,从陈年账簿入后,如何查找当年之人,每个人的口供要做对比,有不同的地方,再重新调查。

当然,官学的一些猫腻也逐渐在秦寺卿的调查中露了出来。

最初官学是太、祖皇帝登基后设立的,当年能在学里读书的,都是一等人家的子弟,能在官学任教的,皆当代大儒。

官学的一应供给,悉从户部拨放。

最开始,当然没人敢伸手。

但慢慢的,在官学就任,尤其管理采买、账簿的官员发现,一等人家的子弟,出身地位摆这儿,富贵前程铺路,且都年轻气盛,便有一些子弟不屑于官学饭食,每日饭菜总能剩下许多。

这就有些浪费了。

最初是减少采买,但没人傻,花不了这些银子,官学的银子用不掉,下一季度,户部的拨银便减少了。

太、祖皇帝还曾下口谕嘉奖当年给朝廷省银子的博义馆馆长。这些都在官学的记录中。

但后来,银两慢慢恢复了原有的额度。原由也注的很清楚,米面粮油的价钱上涨。三年的时间,便恢复了原本的额度。

以至,以后只有增额,再无减额。

开始的损招出现,是齐尚书说的,厨子手艺退步。

于是,中等人家的子弟也不在官学用餐了。

但总有家境寻常的,纵厨子手艺寻常,他们也会在官学用饭。

能忍受官学厨子的手艺,可见这些子弟家境有多么的寻常。这样的学生,纵遇到一些不平事,也多以隐忍为主。

毕竟,对这样的官学生而言,能上官学,必然不容易。

而得罪官学的管事、官员、博士、校书,并不是聪明的选择。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别人损得起,家境寻常的官学生大半是损不起的。

有人退,便有人得寸进尺。

于是,便有了更不堪的事。

及至如今,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官学招生都成了官学馆长的发财良机。

官学何以不堪至此?

一年一年,一步一步,便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