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91章 洛阳一见

作品:策行三国|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5-28|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大减轻。

出发之前, 他收到一个消息:荀作为袁绍的使者, 离开了邺城。

荀去驿馆拜访之后,刘备曾借着回访的名义多次拜见荀,想再次当面请教,却都被荀谌挡了驾。荀谌说,荀身体不佳,不宜见客。那时候他还以为是荀名士派头,要多请几次才行,现在他知道了,荀已经萌生去意,当时是向他发出邀请。他没接受,荀自然不想和他多说什么了。

和一个被称为王佐之才的名士失之交臂,刘备失落了很久,但他很快就将这些不快抛之脑后,热情高涨地与袁谭一起踏上征程,赶往东郡。

荀一路西行,小心的避开黄巾军,尽管如此,他还是多次遇险。好在他没什么随身财物,态度也配合,黄巾军也没为难他,总算是有惊无险。

半个月之后,他赶到了洛阳,求见太尉朱。在太尉府门外,他看到了一辆四轮马车。

朱身材高大,须发花白,多年的征战生涯让他眉眼之间多了几分杀伐之气。听说荀是荀爽的从子,他很客气,命人将荀引上大堂。在这里,荀见到了张。

张也是刚刚赶到洛阳。他奉孙策之命,赶来洛阳拜见朱,解说豫州的形势。不过他的任务很多,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首先,他巡视了三关,与李通进行交流。然后,他又在颍川停留了十几天,在庞山民的陪同下查看了几个县,了解情况。李通、庞山民都清楚,别看张只是一个长史,但他深得孙策信任,不能掉以轻心。

来到洛阳之后,朱对张依附孙策很是不解,但他无可奈何。即使他贵为太尉,他也不能勉强张的去留。不过,他倒是因此对孙策的印象有所改观,能让张倾心,至少说明孙策不是那么无赖。

通报姓名,张和荀都很意外。荀早就知道张的名字,袁绍身边的主簿陈琳就是广陵射阳人,与张同郡,时常说起张。陈琳以文章著称,但他常常自谦自己的文章不如张,自承他只是小巫,张才是大巫,为此袁绍身边的人几乎都知道张的名字。袁绍本人也一清二楚。当初大将军何进辟除张不成,为此生气,还是他劝解的呢。他本人也派人去请过张,但没有任何回音。

荀心中隐隐不安,如果让袁绍知道张依附了孙策,袁绍的心情会怎么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张选择了孙策,是不是意味着袁绍在他眼中并非命世之主?

“张君从汝南来,可曾经过颍川?”荀躬身请教。

张笑道:“荀君是担心家人吧?你不是已经将家属搬到邺城了吗,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颍川前两年是遭了兵灾,被西凉兵祸害得不浅,不过这两年有孙将军父子镇守,已经恢复了太平。你不用担心,随时可以回家安居。愿仕愿隐,悉从其便。”

荀再拜。“多谢张君,虽然举家迁离,幸免于难,毕竟故土难离,且祖宗坟茔皆在,足行千里而心须臾难离。有孙将军父子守土安民,诚是鄙郡之福。资质丑陋,读书学文皆不足观,若能躬耕乡里,教一二儿童,传祖宗德业,心愿足矣。”

张大笑,对朱说道:“朱公,你不是一直想要求才吗?眼前就有一位。这位荀文若被何称为王佐之才,孙讨逆提起他也是赞不绝口,朱公千万不要错过。”

朱抚着胡须,慢吞吞的说道:“既是王佐之才,那自然应该送去朝廷,辅佐天子,岂是人臣可以驱使的。荀文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荀面带微笑,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