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百零二章:窦家的谋划

作品:大唐第一少| 作者:墨青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5-27| 下载:墨青空TXT下载

说道。

“大哥的意思是, 与玄家交好?”窦师纶说道:“可是, 玄家会愿意吗?”

“为何不愿意?”窦衍说道。

“这......要说原因,方才大哥说的,咱们窦家的小辈与玄世之间的......”

“玄世帮着大理寺,查清楚了尚烈的事情,此事也算是帮了咱们窦家,若是借着这事儿,与玄家接触,玄家会拒绝与咱们窦家交好吗?”窦衍说道:“虽然现在玄家在朝中,在长安城中风头无两,但是终究是新兴的大家族,底蕴尚且单薄,咱们窦家呢?上溯几百年,底蕴深厚,主动与之示好,若是玄世再拒绝,那可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要把他往客屋里请,他非要往驴屋子里拽。”窦衍说道:“至于之前的事情,都不算什么大事儿,双方也都能放的下不是吗?”

窦师纶点点头:“这倒是,不过大哥打算怎么与玄家交好?”

“不着急,明年夏天,明德书院不是还要招学生吗?咱们窦家也有那么一两个小子,也到了该入学的年纪了。”窦衍说道。

窦家家族之中,十二三岁的子侄后辈,一般都是府上请了先生,或者是自家教导,等到了年纪大了,才会去国子监去读书,但是显然窦衍已经不打算这么做了。

他想要将家里的孩子送到东山县书院去,将来报考文学院,而不是选择国子监。

并非说国子监之中就没有窦家的后辈了,大家族一向如此,鸡蛋从来不放在一个篮子之中。

窦衍也不担心窦家的后辈在东山县的书院之中荒废了学业,仔细算起来,东山县书院的先生分量比国子监的先生要重的多。

国子监如何,窦衍也是再了解不过了,国子监的,大多是官员,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的先生,许多曾经是官员,但是现在,都只是单纯的教书先生,在书院之中,安安稳稳的教书育人,名声不比当官来的难。

听到窦衍的话,窦师纶也点头同意了自家大哥的提议,把家里的孩子送到书院去读书,一来对家里的孩子是好的,而来,窦家也与书院之间有些联系了,往后不管书院的好坏,对窦家都没有坏处。

至于国子监,他们自己成不成,就看明年的春闱能给出个什么答案了。

郑家人与洛阳钱庄之间的事情还没有消息传出来,被李承乾压的死死的,所以窦家也只是谋划着自家与玄家之间的关系,谋划着与书院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想到玄世这会儿大张旗鼓的扩建书院,目的是什么,是针对什么。

只要玄世与李承乾之间的谋划不泄露出去,旁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玄世这是在为与世家大族对抗而做准备。

世家大族不是霸占着朝中的官位资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