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六十一章 官怨,凶威

作品:红楼之庶子风流| 作者:屋外风吹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11-14| 下载:屋外风吹凉TXT下载

崇康十三年,腊月十四。X更新最快

大明宫城,银台门外。

自寅时起,陆续有京城百官来此门外等候。

都言京官清贵,天子脚下为官,升迁机会也多。

且每年各省督抚进京,都会往各部衙门大撒金银,冰敬、炭敬,年关还有犒赏,好不痛快。

然而个中甘苦,唯有京官自己才知。

圣祖朝时还好,每五日上朝一回,五日赶早起一日,还能接受。

贞元朝时就更痛快了,每十日上朝一回,就和体验生活一样,无人抱怨。

然而到了崇康朝,天子勤俭,所以日日上朝。

这就让京中五品以上的百官苦不堪言了……

关键是,每次数百人上朝,往那一站,大部分时间都是听个别官员云山雾绕的在议事。

若是和本部衙门无关的事,谁在乎发生了什么?

常常大半天功夫过去了,也只是白白站着。

不过这十多年来,老油子京官们也都熟悉了这种生活方式,渐渐习惯早睡早起。

还别说,等养成习惯后,除了下雨刮风下雪天不适应外,其他时候还挺好……

每日早朝前,在皇城们外闲聊京中奇事,也算一乐子!

前十二三年,京中官员们晨聊时,聊的最多的就是新法。

这些官员经过十多年的淘换,剩下的多是新党一脉,在京中执掌六部中枢中的五品以上实权官位。

位卑而权重。

由于他们负责统计调度和规划各省新法的进度,所以对于延滞的省份,常常破口大骂。

督抚是无能的,知府知县都是庸才,而阻挠新法的本土望族巨室皆为乱邦之贼也。

一个个都是科甲出身,引经据典,讲古说今,好不痛快!

这些话题,他们能骂几年而不腻。

每日前一天在公务上受的气,都会成为第二天痛快一个时辰的动力。

原本到了腊月初三,江南巡抚郭钊上书朝廷,新法已于十一月二十八在江南全省大行,举朝狂喜后,百官都在犯愁,以后晨聊时该骂何人。

若没了痛骂的人,那在宫门外等候的漫长功夫里,人生该是何等的无趣。

然而他们却失策了,他们根本不愁没人骂。

因为在腊月初五那一天,自内阁中传出一则堪称石破天惊的消息,震得整个神京城甚至整个关中整个天下,都为之侧目!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功勋彪炳、权势滔天的大乾元辅、新党党魁宁则臣,竟在内阁议政时忽然抛出了一个议案:

新法大行天下后,要进一步轻民赋,丰国库。

这本是两项截然相反,十分矛盾的口号。

减轻了百姓负担税赋,这是好事,可以得到好名声,也可以得到好官声,谁都想要。

可是减轻了税赋,国库就不可能丰盈。

不从老百姓手里收税,天下难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