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七十四章:太子去哪了?

作品:重生大唐皇太子|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5-05| 下载:月麒麟TXT下载

只是面子上周允元却是丝毫都不弱了气势!

“周中丞这是说的什么话?难不成那九成宫道路上的军队乃是凭空而生的?我三人难不成会欺骗诸位不成?”

眼见周允元现在还这么不识大体,郝处俊张口就要骂,只是许敬宗皱了皱眉头,将他拦了下来,沉声开口道。

实证当然是有的!

但是却不能够拿出来,薛仁贵的那封密信是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其中牵扯的事情实在太大,而且涉及到已故英国公的名声,是断然不可公之于众的!

不过除了那份密信之外,也的确没有什么确实的物证了!

“既然没有实证,那自当禀明陛下再行定夺,诸位擅自查封刘府,莫非是有何私心不成?”

眼见许敬宗等人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周允元越发确定这是一个陷害刘仁轨的局,虽然他不知道许敬宗等人为何要配合此事,但是他的态度却更加的嚣张,高声喊道。

这么一来,原本已经相信了的众臣也开始有了些动摇之意。

恰在此时,一道略带尖利但是十分平静的声音却是在远处响起。

“这里好生热闹啊!”

许敬宗回头一看,却是身居宫中的吴良辅面带冷笑,在几个小内侍的簇拥下缓步走了过来。

“怎么着?现在连政事堂诸位相公的话你们都敢质疑了不成?若是他们的话还不够,那么加上老夫的话如何?若是还不够,可需要老夫请出陛下离京之前亲自下的旨意?”

对于所有人来说,吴良辅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凡是身处高位的都知道,这位老内侍乃是陛下最最心腹的人物,所以对于他也十分尊重。

而且吴良辅这些年恪守本分,从未干涉过朝政,即便是偶尔有所议论,也是救下了不少中正之人,故而朝廷上下对于他的风评都是极佳的。

只是在所有人的印象当中,这位吴总管一直都是笑呵呵的,像现在这般大怒还是头一遭。

“陛下离京之前旨意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朝中军政大事悉听太子殿下处置,许相方才也说了,查封刘府乃是奉了太子殿下谕令,并无任何不妥之处,诸位如今是想抗旨不遵不成?”

吴良辅的声音森寒,锐利如峭,顿时让周允元没了气势,只是神色之间仍旧带着一股不甘之意。

不过就在此时,远处却是奔来了一名走卒服饰的壮年男子,骑着马朝此处疾驰而来,背上插着一个简简单单的红色翎羽,顿时让所有人的脸色一沉。

“蓝田县急报!”

那名男子翻身下马,从袖中掏出一份手书,上面同样带着一支鲜红色的翎羽,呈递了上来。

许敬宗看到的一瞬间便是脸色阴沉到了极点,将那封手书交给旁边的中书舍人,许敬宗的声音简直要森寒到将空气冷凝起来。

“念!”

“臣蓝田县令敬奏,东征大军于蓝田县十里外举旗谋逆,号称太子殿下陷害雍王,挟持陛下,率军勤王而来,蓝田县已失陷,请太子殿下速速防备贼人!”

中书舍人颤抖着声音将这封简短的手书读完,政事堂前却是一片鸦雀无声……

“周允元,你还有何话说?”

郝处俊双目一瞪,怒气冲冲的转向了一旁的周允元!

而这个老头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口中喃喃着“不可能”,脸色灰败,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如今刘仁轨反迹已现,诸位同僚可愿随老夫戍卫京师?!”

许敬宗大喝一声,却是惊醒了所有还没反应过来的大臣。

“誓死守卫京城!”

不得不说,大唐甄选官吏的标准还是有一套的,这一刻没有一个人提出任何不同的意见,无论文臣武将,所有人都想着一同卫戍长安城!

一阵纷乱之后,许敬宗等人总算是安抚好了这帮大臣,一脸疲惫的回到了政事堂当中。

“吴总管,今天多谢相助!”

戴至德拱了拱手,一脸真诚的说道。

今天的局势如果不是吴良辅及时出现的话,恐怕还真是不好收拾!

“呵呵,无妨,这是老夫分内之事,只是政事堂闹得如此之大,怎么没见太子殿下?”

吴良辅摆了摆手,却是毫不在意,微微犹豫了片刻,却是开口问道。

可惜对面的许敬宗等人却也是一脸茫然,不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弘去了哪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