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零六章 裴琰之你完了,你敢骂你师姐是夜叉精(求推荐,求月票!)

作品: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作者:洛邑三十六朝|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2-26| 下载:洛邑三十六朝TXT下载

在规范的过程中, 生出了一些属于你自己自由发挥的东西, 其实有多所谓的流派的东西,其实当年很多都是偶然的,其实有不少都是某一个京剧演员在某一场戏里突发奇想,表演出来,结果下面的观众也非常的认可,于是就被保留下来,成为了他们流派独有的东西,或者成为了大家都争相模仿的细节。

我来给大家说一个小细节吧,就是在《四郎探母》中,杨四郎回到宋营,去看望家里的母亲兄弟,哭了一场之后,想到了自己还有一个结发妻子还在,所以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一看,老太太就招手,回来,你干嘛去,那么着急走,这里的词是,儿到后帐,看一看娘的儿媳,那受苦的女裙钗,儿的娘啊,我去去就来。这个地方,你要知道,我们京剧的规范是,一般情况下,你的唱,和你的脚步,还有身段动作,情绪,这都要配套的。我韩师父在有一次上台演出这一段的时候,忽然心血来潮,把这一段的戏稍微改动了一下,结果,台下的观众也是高声叫好,因为他们觉得很过瘾!”

这时候,裴琰之站起身来,说道,“我先给大家来一段原本这出戏在这里是怎么唱的!乐队老师!”

裴琰之冲着乐队老师做了一个手势,乐队的师傅们也都是拿起自己的乐器,演奏了起来。

只见裴琰之冲着自己的椅子微微躬身,就当那里坐着的就是佘太君,拱手唱道,

“儿到后帐看一看娘的儿媳

那受苦的女裙钗,

儿的娘啊——”

裴琰之低下头,轻轻的沾了沾眼泪,施了一礼,

“儿去去就来——”

唱完之后,裴琰之扭头向着下场门的方向走去。

裴琰之回头,说道,“基本上,所有的流派都是这么唱的,这一段就是唱完之后,才扭头离开,但是我韩师父当时就把这一块改了一下,大家再看一遍。”

裴琰之跟刚才一样,前面的都没有任何的变化,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裴琰之唱着“儿去去就来——”这个甩腔一直不断,而且一边向下场门走,一边还在唱着,等到最后一句甩腔结束,人已经到了后台。

台下的观众也是感觉到很新奇,但是他们也不是专业的戏迷,所以对这个也不明白,这样唱有什么区别吗?

裴琰之再次上台,坐在椅子上,笑着说道,“刚才大家也听了,听出这里的区别了吗,其实这里就是反应了一个人的情绪,杨四郎在这里是心里非常的急切想要见到自己的结发妻子,所以当时我韩师父就是灵机这么一动,觉得这里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杨四郎的急切,话还没说完,人就走了。

这个其实就是一个流派形成的过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自己的freestyle,你看那个流派的大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个人魅力,这样你才能从前人的流派中跳出来,形成一个不一样的流派。

还是要说到谭鑫培先生,这位大师有非常多的个人创作,其中有一出戏叫做《珠帘寨》,这出戏说的是唐朝时候的事情,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