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23章造桥的技术

作品:大唐好男人李元霸| 作者:大大的红鲤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6-27| 下载:大大的红鲤鱼TXT下载

的器具。

比如一张折叠的桌子,上面放着黄铜做的炭炉。

炉子里并没有放着炭,而是蜂窝煤。

说起这个蜂窝煤,现在已然成了楼烦人的标志物了,每个楼烦人,都会有蜂窝煤。

用娄烦那边特产煤矿,就是无人要的煤沫子,混合上黄泥和锯末,就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蜂窝煤。

这个蜂窝煤,是李元霸给公开了配方,让大家都去自己去弄。

因为简单方便,根本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机器,娄烦的小孩子都能做出来。

而且特比好烧,还没有烟,如果控制好蜂窝煤的大小、尺寸,那么就可以应用的到多个不同的地方。

比如李元霸他们携带的,就是便携版的蜂窝煤,放在一个长筒的小炉子里,可以一直烧很久,每天换三到五块,就可以保证一天的热量。

杨浩凉此刻却狼狈的多,他一个单身汉,从来没有想过在吃喝享受上给自己弄点什么。

吃的吃饱就行,睡觉的地方有铺盖就行,就像他现在,拿起厨子做好的锅盔和羊肉汤,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还要厨子给他加蒜。

吃好喝足,他开始给李元霸和刘妮儿,汇报起目前的进度。

“现在铁轨从娄烦出来很快了,因为娄烦到太原的铁路已经通了,目前正在铺设二期,因为货物流通太多了,运力不够,单向的轨道根本无法满足。”

“铁路铺设的技术有没有什么困难?”

“目前没有,咱们这铁轨是走马车的,加上货物也就一千多斤,根本没什么难度,只要坡度控制好就行。”

“桥梁呢?有没有必须用到桥梁的地方?”

“当然有,不过王爷,你恐怕对大隋的早前技术有什么误解吧,铺设这种平面木桥,根本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术,要知道,我们已经修建了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

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

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