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5章高炉与鼓风机

作品:大唐好男人李元霸| 作者:大大的红鲤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6-27| 下载:大大的红鲤鱼TXT下载

“可曾测试过耐火性能?新法子烧的砖,要是不顶用,到时候高炉塌了事小,要是弄伤人命就麻烦了。”

朱老汉点头,他指着远处一个小小的高炉,只有一米多高,说道:

“测试下来效果很好,已经远超我们之前用的青砖了。就是现在温度上不去,不知道最高能到多少。”

李元霸带着众人来到这个测试用的小高炉前面,只见里面大火熊熊,不断的有人从上面补充石炭。

李元霸对杨浩凉说道:

“之前不是给了你鼓风机吗?快拿出来试试看,把温度提上去,看看此砖到底能不能抗住高温。”

杨浩凉期期艾艾的说道:

“王爷,这可是咱们的独家物件,就这么摆出来给大家看?”

一个鼓风机而已,怎么还就成了秘宝呢,这个杨浩凉正是小气!

李元霸也不好当众批评人家杨掌柜,你没看到他那付不情愿的样子吗?人家也是为了生意好。

李元霸打手一挥,说道:

“没事,这里没有外人,拿出来看看!”

众人听完这句话,心里都恨妥帖,这王爷来头大,却很是会照顾人。

杨浩凉没办法,他让人从库房拿出了一个大大的鼓风机,带着一个铁皮打造的出风口,接到了小高炉上。

几个强壮的矿工,在杨浩凉的指导下,开始推拉杠杆,马上就有强风送进了小高炉里。

很快,肉眼可见的,小高炉里原本红红的火焰,鼓风机开动后,马上就变成了笔直向上的白色火焰。

而小高炉外面的墙壁,却还是没什么变化。

朱老汉看着鼓风机,又看看了看小高炉,感叹道:

“我朱老汉盖了一辈子的高炉,一直琢磨怎么才能让高炉更耐火,怎么才能让炉温更高。没想到王爷这么就给解决了,实在是汗颜。”

李元霸摆摆手,说道:

“我只是动动口罢了,也是拾人牙慧,这都是书上写过的。”

原来,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冶铁鼓风的设备,李元霸根据前世的记忆,将农村做饭用的手拉风箱,做了一个放大版。妙处在于推拉都可以鼓风,

四个活门和一个风道,人在两边不断的推拉,就可以让风源源不断的送进风道。

而且考虑到密封,李元霸利用肥皂作坊的油脂,做了一些润换兼密封油,放在了风箱中,所以两边推拉起来还不是十分吃力。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稳定,要经常补充。

不过效果还是挺好的,回头改成水力的更好。

既然确认了高炉和鼓风机都行,李元霸就放心了,在他这几天做的关于自己未来几年的整体规划中,娄烦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支点,核心就是钢铁。

现在是隋末唐初,一个稳定的精钢基地,那就是印钞机。

当然没必要去换钱,因为接下来棉田开始启动后,织布出来都是钱。

主要是换一些粮食啊,牲畜啊、木材等物资。

不过要稳定的出精钢,还需要一个东西,就是焦炭。

李元霸只记得土法炼焦,就是起个砖窑,在炉窑内不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靠炼焦煤自身燃烧热量逐层将煤加热;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未燃尽的大量煤裂解产物形成的热气流,经窑室侧壁的导火道继续燃烧,并将部分热传入窑内。

这个过程延续8~11天,焦炭成熟,从人工点火孔注水熄焦,冷炉,扒焦。

有了焦炭,将其注入铁水之中,鼓风机提高炉温,即可得到粗炼钢。

虽然这个钢的强度和韧性比不上后事的各种特种钢,合金钢,可是在唐朝那个年代,做做武器,做做铠甲,搭建几个水泥建筑物,那简直足够足够了。

检查完了炼钢厂的进度,李元霸跟杨浩凉继续去了这次愿意合作的那家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