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不呼夷狄融为己(第三更)

作品: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11-24| 下载:农家一锅出TXT下载

停?别急。

时间够用, 国内民生稳定住, 才好对外扩张。

没有经济支撑,战难久。

没有科技支撑?守难恒。

“易弟?晚上吃螃蟹?死的,冻起来陆路送到长安。”

李成器一听今年没什么事情了,想到了吃。

“我抽检一下?可别有的没冻好,吃出病来,又得我治,最可怕的是我吃出问题。

我若是先病倒了,你们怎么办?哎呀,我得保证身体健康,不容易啊。”

李易不愿意吃死蟹,但现在的海产品最方便运输。

天冷了,零下二十多度,包裹在冰里的海货送过来,能吃。

扇贝了、牡蛎了,不直接取肉,那就无须挂冰衣。

倒是海虹,也就是贻贝,肉取出来冻硬了过来稍微多煮一会儿不错。

“用快马给你送鲜的,现在驿站好用。”李成器上心了,对,不能把易弟吃出病。

别人生病了,易弟可以救治,易弟生病了,大家全傻眼。

“现在有捞河蚌的,我在报纸上强调一下,捞起来先放一点盐,养着,等吐泥,泥里面的微生物多。

吃的时候最好采用蒸的方式,温度更高,我放高压锅,一钱就给加工一大锅。”

李易突然想到个情况,河里有河蚌,在冰封不完整的时候捞,相对来说河蚌肚子里的泥沙少。

河蚌个头大,大的跟梭子蟹似的,一个碟子装不下。

寄生虫多,放一点盐在水里养,多吐一吐,再多蒸一会儿,寄生虫也给弄死,一起吃掉。

大河蚌不好吃,看怎么做吧。

河蚌若是不煮透了,寄生虫杀不死。

煮透了,吃的时候发现咬不动。

所以先让河蚌吐淤泥,然后取了肉,记得取肉的时候手上别有伤口,或者用工具取。

然后加上调料放在盘子里蒸,这样温度够高,能够杀死寄生虫,河蚌的肉也能咬动,比直接煮强多了。

“我叫人捞一批,你给做?我想吃。”李成器没吃过,觉得河蚌在淤泥里生长,恶心。

“多捞点,我先写报纸上的内容,你们自己倒茶水。”李易站起来让出位置。

青松拉箱子的拉链,紫玉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夹子,上面有纸和用小绳拴的铅笔递给李易。

青松的动作停了,抬头看紫玉。

紫玉对他矜持一笑,承让。

“哈哈哈……”李隆基大笑,他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看青松与紫玉斗。

四个班啊,每一个班的紫玉和青松都在斗,感觉是传统,继承了。

李隆基坐到李易之前的位置上泡茶:“闻恬哪去了?”

“给孩子们上课。”桃红应声。

宫女太监其实每个人都要负责一处事务,随时了解和掌握。

随时随地他们伺候的人会问一些什么,必须答上来。

答得要自然,应该如此一般。

没这个能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三十六人组中的一员。

现在他们也有手下,来回传递消息。

比如李旦,他喝着茶水突然问:老三干什么呢?

旁边的人要给出答案,陛下在哪。

“行了,拿去印报纸,其实这个东西切了涮串儿最好,一定要涮熟了,用带鸡油的汤来涮。”

李易写完,随手往后一递,葛岩接过,跑去印刷工坊。

“东主,大娘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小儿子和儿媳妇。”宋德匆匆跑进来。

“哪个大娘?”李易迷茫。

“眼睛好了回蓝田县在醉仙居帮忙收拾卫生的大娘,他小儿子回来了,说是发了大财。”宋德提醒。

“请!”李易想起来了,房子塌了的那个大娘,双眼中浆,后来他给调理好,就去醉仙居干活,李易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