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二六章 倾轧

作品:我成了仁宗之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2-26| 下载:布袋外的麦芒TXT下载

从来不敢坦然。

所谓的友人又是何人?无非都是些荫补得官的纨绔罢了。

进士出身的看不上他们,而他们还看不上特奏名的官员,更是对衙门里的胥吏不屑一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家的儿子什么人,自己清楚。

整日的飞鹰走马,能懂得什么是监察?更别想让他们去窥探官家背后的深意了。

“朝廷重事,岂是尔等纨绔可以随意议论的?”

富绍隆见父亲这样,连头都不敢抬,赶紧告罪退出去了。

唉……这几日老实待家里吧。若他们都讨得了监察官的差事,自己太没面子了。

儿子懂不了他的意思,富弼也没指望他懂。

富弼总感觉这事蹊跷。监察细则没出台,监察官职能没细化,这时候就用一部分人参与制定监察细则。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认可的态度,实际上,这相当于是竖了靶子。

监察体系还没运行,风闻奏事还是朝廷监督百官的方式,仍然不会因言获罪。

看看吧,官制改革的实行,自己还是得为子孙找个营生才对。

谁也不是圣人,富弼也脱不了俗,只不过他看的远一些而已。

“官家,每位相公都择三五人领命修订监察细则,最多不超过十人。”

“领命的诸官员,有分不同衙门的,也有整体的。领命的任务都是充实监察细则……”

官家让重点监控,皇城司就重点监控。可都是些书生劳作于案牍,王中正不知道该监控什么。

“调查这些人的出身、从官经历、关联关系、背后的营生、社会与家庭关系、各类盘根错节的姻亲,甚至他家里下人也要调查清楚。”

“事无巨细,调查不得遗漏任何问题,务必求真务实,不得浮于表面。”

赵曦不相信会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前期的声势,绝不会因为这样的开局而停止。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性,不以时代而变化。

监察衙门的组建,预示着将来没有风闻奏事这一说法,风闻就是风闻,奏事就是奏事,两者将区别开来。

而如今,应该是风闻奏事的最后一餐,如何吃,吃什么,有监察官的这块肉,赵曦很想看看朝臣们的吃相。

同时,赵曦任命了监察衙门的朝廷主官:范纯仁,范仲淹儿子。没继承多少老范的智慧,但老范的品格继承了个十足。

这是最适合监察中丞的人选。

同时,根据皇城司对吴君庸的调查,让吴君庸做范纯仁副手…~

这些都是诱饵…~

果不其然,在相公们确定人选的第三天,赵曦就见到了第一个弹章。

皇城司还没有将调查结果汇总,赵曦暂时还没得对照,甚至连看都没看,只是让王中正找了一个箱子,直接丢进去了。

这只是第一个……

接下来,有样学样,仿佛第一个就跟号令一般,不断的有弹章递进来。最多的一日,将近百份弹章。

赵曦还是没抑制住好奇,特别想知道朝臣们那无边无际的脑洞……

嘿嘿,没想到赵曦看到的第一个弹章,居然是弹劾韩琦韩稚圭徇私……

这可是事实,王中正也奏报过,韩纯彦跟友人闲聊,时不时会提到监察细则的内容,似乎是在告诫友人慎其身,可显摆的意味很重。

这不,坑爹了。

赵曦便挨个翻来弹章,就看一眼题目。

好家伙,政事堂相公没一个干净的,政事堂相公选定的人,也没一个干净的,甚至谢弹章的人同时也被弹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