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四十四章.武侠

作品:旧书大亨| 作者:镔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3-03-23| 下载:镔铁TXT下载

?我怎么没看见?”

那书店老板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以前不懂行情, 不知道大陆朋友特别喜欢这些书籍, 所以就进的少了,不过我可以介绍你去我朋友的一个书店,他那里可是全的很,只不过……”

书店老板欲言又止。

“只不过什么?”林逸忍不住问道。

“他那些书要价偏高,一般不对外售卖,现在恰好又在举办武侠展看,你过去看看倒是可以,能不能买到手就看你的运气了。”书店老板实话实说道。

林逸就笑笑说:“这个无妨,能去见识一下也是好的,买不买倒是无所谓。”

见林逸心态这么好,书店老板就说:“那你等着,我拿他的名片给你,就在不远的地方,挂着‘武侠文化展览活动’的条幅,你走几步一眼就能看到了。”

林逸非常感谢地接过了书店老板找来的名片,见那名片上写着“春秋武侠书店”,邓长波先生,后面还有一大串的名衔,什么“台北武侠小说联合协会”,“武侠收藏文化成员”等等,看起来是个专门玩武侠书的。

在大陆,因为某些原因,玩武侠小说的人并不是太多。第一,武侠小说以港台版本为最贵,很多人没这种渠道淘得这种旧书;第二,这种港台版本的武侠一般价格都很高昂,一般人也玩不起;第三,大陆武侠迷一般收藏的都是一两家大师作品,比较单一,比如金庸,比如古龙。

因此,在武侠小说收藏方面,整个大陆方面还不成气候,比不过香港和台湾的藏家。

毕竟人家占着天时地利,港台版本的武侠小说随处可见。

……

按照书店老板的指引,还有手中武侠书店名片上的地址,林逸很快就来到这家正在举办活动的“武侠春秋旧书店”。

书店场地不是很大,外面挂着横幅,写着“武侠文化展览”字样,活动形式看起来简简单单,唯一的亮点就是书店门口放着两个大花篮,花篮上悬挂着两条对联。

上联:一剑寒光耀九州;

下联:只为红尘痴痴守。

如果记得不错,林逸印象中这首对联应该是一本老武侠小说中的词儿,另外还有“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寒光照九州”的说法,不过这两句话虽然更加霸气凌厉,却不及上面那两句来的深邃,因为“一剑寒光耀九州,只为红尘痴痴守”恰好说出了当今台湾旧书界的苦守状态。

在门口稍作停留,林逸就径直走进了这个小型的“武侠文化展览”场地。

书店改成的场地毕竟不大,还好,参观的人似乎不多,比起那些琳琅满目的旧书,人少的可怜,再次见证了台湾旧书店的不景气,和文化氛围的衰落。

整个展区是一个有缺口的回字型,林逸走进去,迎面就是第一部分展区。

展区的名字叫做“笔生武艺”。

此展区以港台武侠界的“江湖遗珠”为重点,向大家介绍很多不知名的武侠名家。

事实上,这里所谓的“江湖遗珠”大多是指在1950年代港台武侠小说热中崭露头角的作家,但因部分作品失于流传,所以名气不够响亮。这些“江湖遗珠”包括曾担任《武侠世界》杂志第一任主编的“蹄风”,代表作品有《血战古兜山》和《勇闯十三关》等;以《大侠沈胜衣》成名的“黄鹰”;在《武侠小说周报》连载《沉剑飞龙记》的“张梦还”;以《雪刀浪子》成名的“龙乘风”;在《商报》创刊号刊登《山东响马全传》的“牟松庭”等人。

对于这些“江湖遗珠”,林逸比较熟悉的只有黄鹰。因为黄鹰除了是武侠小说家之外,还是著名的编剧,他编写的《天蚕变》可以说是香港八十年代武侠电视剧时代的一个里程碑,后来还被大陆翻拍成了《金蚕丝雨》,好像是吴京主演的。不过林逸对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黄鹰编剧的《僵尸道长》,那绝对是电视剧中的一代奇葩,第一次将僵尸题材融入电视剧中,也成就了林正英这位老戏骨。后来听说黄鹰投资拍摄电影,欠下高利贷,被人追债,砍死在家里,一代武侠怪才就此逝世。

除了黄鹰,林逸最熟悉的估计就是那位《雪刀浪子》龙乘风了。因为林逸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还以为是古龙写的,里面的角色太像傅红雪了,不过比傅红雪帅气风流一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