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九十五章.古玩大会

作品:旧书大亨| 作者:镔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3-03-23| 下载:镔铁TXT下载

词来, 好像是替买方量身打造现编现说的, 现场感觉挺贴切的。内容因人而异,赞人品,称能耐,都不重复。这也算是吆喝,边上的人听着听着,就心痒难耐,掏钱买菜刀,管它好使不好使,先让耳朵过过瘾。年轻人简直要把买方往死里夸,“安邦治国”这样的奉承话有的买家也笑纳了。

见林逸似乎对这些叫卖的摊贩很感兴趣,见多识广的姜立夫就笑笑说,“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林逸点点头,表示赞同。不过这古玩城卖的东西也太杂乱了吧,什么吃的喝的玩的用的,连菜刀都拿来卖,看起来还真是“大杂烩”,甚至不远处还传来非常熟悉的“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路了……”

林逸发晕,看起来这家皮革厂的存货还真多,大江南北卖了三年还没卖完---。

林逸对这些杂七杂八的摊位当然是不怎么关注,基本上都是擦眼而过,直奔里面的古玩区。

……

不愧是古玩大会,只见里面的古玩市场到处都是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人群。或三两个人一群或单独行动。有的似漫不经心但两眼不住的琢磨着路边的杂货摊位。有的大步流星的急走着,这样的人一般有自己心中的目标。

那些摊主们有的在唠闲嗑儿,有的四处张望等着主顾上门,甚至有的在摊子上摆放一个大纸板,上面写着“有事儿请打手机,十分钟后就到”;很多小贩盘腿坐在一块破布前,兀自哼着小调,对人视而不见,就像从来没指望能卖出去一样。

如果说这里的摊贩和其它地方的摊贩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天南海北,什么地方的人都有。怎么区别?看他们穿着的衣服,新疆,藏族,甚至连苗族的都有。

姜立夫喜欢买一些民族特色的饰物,于是林逸就跟着他认识了一位女摊主,她叫潘玉珍,是来自贵州的苗族妇女,她身着民族服装,还戴巨大的银耳饰,这一身打扮本身就是个广告。

她性格开朗活跃,姜立夫买了她一套银手镯,她就挥舞着一个大铜钱给看,说是刚买来的,可以用来刮痧。她说今天生意一般,不过有人定了50套侗族服装,比不上卖银首饰的,她今天卖了7000多元呢!

卡毛是位藏族美女,专卖藏族服饰。她披着披肩,活脱脱一个来自那遥远的地方的好姑娘。她说自己小时候跟着家里游牧,养了30多头牦牛,200多只羊。做摊位前在青海一个民间艺术团当演员。后来见身边的朋友摆地摊蛮赚钱,于是就入行也做起了生意。她做生意到处跑,不过一般都是在北京潘家园那边,地方大,销路也多。只是偶尔哪里有了大的集会,比如这一次的洛阳古玩大会,才会赶过来凑热闹。然后她又说,今天自己卖了8000多元。

姜立夫说他去过她的老家青海黄南州,她问那你觉得北京好还是青海好?

姜立夫略一沉吟,反问道:你说呢?

她说当然是北京好了!

姜立夫说各有千秋。

她笑了笑: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