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24章 剂量的区别

作品:大唐小郎中|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12-10| 下载:沐轶TXT下载

谬以千里的。卑职能否看看大人的方子?”

“行啊。” 彭炳道”自己起身来到后堂,开门把sì者叫来,吩咐去内宅把自己的用药处方拿来。

不一会,处方拿到,左少阳接过仔细看了一遍,笑着摇摇头:,“这方子要是能治好大人的病才怪了。”

“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吗?咳咳咳……”彭炳哮喘着问。

“喏,大人请看,这方子虽然用的是真武汤配伍,但是最关键的一味药附片,只用了一钱。用量太轻了!”

彭炳不懂医,自然不知道其利害,拿过来看了一下,果然如此:“这附片用量有什么讲究吗?”

“当然!若是旁的疾病倒也罢了,可是大人这病,乃是少yīn证水寒内结。从大人自感恶寒肢冷,气短倚息难卧,面sè晦滞,设置暗淡无华,这些都是肾阳衰微的表现,肾是水脏,肾真阳衰微不能化水,就会水饮内停,所以,必须温阳散寒,化气行水。而附子是辛甘性热,在方剂是君药,担负着最重要的壮肾元阳的作用,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只有如此,水才能有所主,这是治病的根本。”

听左少阳这么一解释,彭炳也差不多明白了,道:“正常情况下,我这病用真武汤应当用多少附子?”

“按照正常用量,真武汤附子应该是三钱,而这方子才用一钱,这剂量连正常用量都没有达到。而大人这病绵延数年之久,就算按正常剂量使用三钱,也是不能治愈的,必须加大剂量才行。一不知这方子是哪位名医下的?”

“这个先不说。

咳咳咳……咳咳……”彭炳一边哮喘咳嗽着,道:,以左大人之见“本官这病,咳咳咳,一一一一,改用多少附子为宜?咳咳咳……”

“二十钱!”

“什么?”彭炳面sè一沉,却又抑制不偻的一阵猛咳,“开玩笑的吧?本官听说,附子可是有剧毒的,咳咳咳……,你刚才说的正常剂量也不过三钱,如何翻了将近十倍?咳咳咳……”

左少阳微笑道:“若是旁人给大人开方,自然是不能过五钱的,但如果使用的是卑职亲自炮制的附片,则数十钱随便用,当初卑职在合州,给人治病,曾经用到了附子一斤!”

彭炳瞠目道:“一斤?”

“是的!当时是给合州惠民堂倪大夫的儿子倪智治病,当时病得很重,快死了。他自己治不好,求到我们药铺。所以帮他治了,每次用一斤附子入药治疗,几次之后便痊愈了。这件事合州无人不知,包括合州的钱县令钱大人,他当时就在一旁亲眼目睹。另有合州医官汤博士和安医官两人在场为证。”

彭炳见他说的很郑重,不像是胡编乱说的,更何况,以他现在的身份,也不敢在自己这管官的官面前乱说,他是不懂医的,但是,对一些常用药的一点知识还是知道的,所以知道附子有剧毒,但是用一斤附子给人治病而不死,还能把病治好,当真是闻所未闻的。

自己的性命要紧,不可能让这敢于在科举试卷里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