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84章 伯鸣

作品:大汉箭神|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22|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臣以为, 习射的关键在持之以恒。若是观而不习, 徒好文字,就算背得所有古人的射艺,又能如何?”

天子微微颌首。他明白了梁啸的意思。道固然重要,但是术更不可少。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还得把精力放在实处。校书是一项大事,也要耗费很多资源,在对匈战事即将拉开大幕的时候,的确不宜在这些事上耗费太多精力。

淮南王愿意做,那就让他做,朝廷可以让他来查书,却不能大张旗鼓的主持。

“你最近学问进展如何?”

“臣日夜苦练射艺,哪有时间读书。”梁啸挠挠头。“请陛下再给臣三五年时间,待击溃匈奴主力,打通西域,封万户侯,再回来读书。那时候臣尚未而立,还有大把的时间做学问。”

“你啊……”天子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好吧,再给你三五年时间,希望到了那时,你不要再找别的理由来推脱。不读书,终究是一武夫,粗重少文,难当大任。”

梁啸大喜,连忙答应。“唯!”

——

天子虽然没有同意刘安校书的提议,刘安却依然干劲十足。他向诸王发出倡议,要求诸王潜心学问,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为朝廷分忧。朝廷分封诸王的目的就是为朝廷分忧,藩卫皇室。在边的可以提供战士、武器,不在边的也可以做一些事,再不济,捐一些钱粮也是好的。

诸王反应不一。有自告奋勇,愿意亲率勇士,从军杀敌的,如江都王刘非;也有捐钱捐物的,如河间王刘德;但更多的却是装聋作哑,虚言应付。

不过,天子对刘安的态度非常满意,好感度直线上升。他下诏赏赐增邑,又赐几杖,格外恩宠。刘安风头一时无俩,淮南邸高朋满座,足以和广川邸抗衡。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开始。

从一开始,董仲舒就处于下风。论身份,他没有刘安尊贵。论实力,他只是一个书生,哪里能和实力雄厚的淮南王相比。论他最擅长的学问,他也没什么优势可言,最多是不相伯仲。

不过,让董仲舒感到庆幸的是刘安虽然声势很大,却在治国之道上一反常态,闭口不言。相反,他倒是大谈特谈一些具体而微的学问,比如算术,比如博物,甚至是测量一座楼的高度这样的小问题。

董仲舒听了,很是不以为然,可是架不住淮南王有钱任性,招待到位,美酒佳肴敞开供应,就连一些董仲舒的弟子都受不住诱惑,打着探听消息的名义,到淮南邸赴了几次会,打打牙祭。

一时间,董仲舒倍感冷落。

好在天子没有放弃他,经常召他入宫议事,一谈就是半天。还经常赏赐一些钱财,又接受他的推荐,召了几个他的弟子入宫为郎。仕途有望,董仲舒总算没有一败涂地。

——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天子下诏,拜董仲舒为江都相,即刻上任。

梁啸也因此摆脱了站岗的苦差事,回到宫里,参赞军事。

梁啸家在茂陵,往来不便。为了能让梁啸随时进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