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十五章 通房之事(四)

作品:夫妻古代生活守则| 作者:浮生香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20| 下载:浮生香墨TXT下载

瞧着她多年来虽然改了些毛病, 但毕竟有些本性难移, 不禁轻摇了摇头。

王珞心想要不是她哥哥赵宜修还算争气,还歪打正着得娶王璟为妻,只怕找赵宜姗这般,在府中内院要更为难些。怎么都是同一个娘胎里出来的,赵宜修能持重识势,而赵宜姗则有些……天然呆呢。

吃罢了饭,丫环们端上茶,铜制走兽足痰盂,跪在了各位主子面前,高高举起,比王珞在自己屋里时规矩还要严三分。王珞漱了口,再把茶水吐出,要过了一刻钟再上茶,茶是最去油腻的普洱。

如果你问王珞每天这么做足一场戏,到底累不累,当然累,不过王珞想到这份工作的待遇和不做的风险,于是就做得更加卖力……说到底,也是为她和齐子祯的将来。

吃过茶后,公子们去上公子们的学,小姐们去上小姐们的学,各出了苠予居后,由着丫鬟婆子们簇拥着坐上肩舆,往淑裕楼去了。当然,王璟这会是不用上闺学的,这次不是因为禁足,而是因为王璟年前就被吩咐好按规矩要在屋里绣嫁妆待嫁。

这一堂上的是琴艺音律,这种东西对于小姐们而言其实不算主课,类似于高中,初中的音乐,美术。而女红则是语数外这样的主科,文墨是理化生则是副科,至于重要程度,相信每个读过书的人都很清楚了。

如果是一般的平民小老百姓家的养女儿,估计就是学女红足够了,开明一点的,可能还教一点文墨,认下自己的名字。毕竟这种人家的女儿出嫁,虽然高嫁低娶,但这个高嫁也建立在古代的门户之见上的。所以就算高嫁了,也不过是从一个差点的小屁民嫁到另一个稍微好点的小屁民,总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然女红是否好,就是最重要的了。

至于一般的官家富户书香世家,可能除了研习女红,还至少要保证女儿不是睁眼瞎了。还是出于将来嫁去什么人家来考虑和投资的,这样的人家嫁出去的女儿,也是在官家富户世家里做着奶奶。虽然不见得会有贵族豪门一般的铺张享受,但至少不用做粗活,总也有几个丫鬟,一两个婆子伺候着,或是要理家。这样一来,识字就是很需要的了。

再上一层,便是王珞这样的公府出身的小姐了,代表的是侯爵高官家的小姐们。像王珞这样的小姐们出嫁,会需要粗活吗,会被指着要求做女红吗,甚至连上个厕所都有人伺候……

不过就算事实如此,但女红依然是首要的,在大齐,对一个女子的贤惠判定,女红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衡量标准。但对于王珞这样出身的小姐,仅有女红是绝对不够的,养得那样小家子气,让夫家瞧见了这小姐娘家也没脸。

所以对大家小姐而言,并不会因此减少哪些功课,而只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面加。所谓权利享受越大,而义务付出则越高,同理见于职高、公立普高、重点中学的区别。

这堂琴艺音律课,每一旬才两三节,想比女红,那是隔一日一节,文墨则是隔两日一节。闺学只有上午上堂,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比起赵宜修,王沛弘,王沛驰那三个公子,王珞她们算是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