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九章 老夫人归(上)

作品:夫妻古代生活守则| 作者:浮生香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20| 下载:浮生香墨TXT下载

王珞挑挑眉,所以难怪王元贤不敢不礼遇三分,可不完全是瞧着表兄弟的情分上。

“所以,等下个月初,二舅爷应该就到了。到时候指不定又给小姐带点什么稀罕玩意儿,咱们这二舅爷就是惯着小姐呢。”钱妈妈坐在炕那头一边绣着一条帕子,一边冲王珞笑着道。

“可不是,二舅爷年年月月这么送东西来,这绿缛阁都快堆不下了。”丽君端来一叠蜜饯金枣放到王珞跟前的炕桌上,又把新泡的蜂蜜花茶给换上,道:“小姐,您尝尝,郝妈妈新做的点心,可不比您爱吃的那钟楼上街的笑口酥差。”

王珞转过身,兴致缺缺的捏了一颗金枣入口,味道其实不错,到底是公府请的大厨,自然比外头那小店铺里卖的笑口酥好吃。不过她醉翁之意不在酒,哪管那笑口酥好不好吃,她只在意那盒笑口酥底下的信。

钱妈妈停下手里的针线,抬起头饶有兴趣的道:“说来那家店里的笑口酥也奇怪,吃完盒子都还要送回去,咱们公府哪缺这几个钱?”

“这样不是很好么,我自己吃过用过的食盒你们清洗得干干净净的,再送回去装一盒笑口酥回来,多干净?要是用他们的食盒再买回来,也不知道是多少人用过的。”王珞作出一副不悦的样子,拿起桌上的《大齐周游记》随意翻看起来。

这本《大齐周游记》还是她有一次在明道斋上堂听先生讲完课时,在书架边绕了一圈,顺手拿回来的。按理明道斋里不会有这样的闲书,但谁叫府上四公子王沛弘也是在这里上堂呢,听说那王沛弘不爱先生讲的正经道理,就爱看这些闲杂书,时常上堂就夹在《论语》或《孟子》里。

其实那王沛弘才四岁多,只比王珞大一岁,按这里的虚岁算也才六岁,怎么可能这么小就乐意看《论语》和《孟子》。那王元贤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压下的心思也太重了,倒忘了教子也该合乎年纪。

不过这倒正好便宜了王珞,让她顺手就把这本《大齐周游记》给顺回了阁里。这书语言虽然是古文,但并不枯涩,记载着笔者在大齐江山游历多处的事迹,风土民俗。书里还有许多插图,算得上古代版的旅游杂记。这可把平时娱乐活动只有刺绣,吃点心,赏园子,和姐妹吃茶的王珞给高兴坏了,时不时就拿出来翻翻,让她这对大齐一点也不熟悉的闺阁小娃也了解到了不少东西。

“也是。”钱妈妈附和着,见王珞正看着书,便道:“咦,小姐,不是说先生正教着千字文和女则么,怎么小姐现在能看懂这些书了?”

“……其实,学完了千字文,字也认得大多了,这书我也是随便翻翻,不懂多读一下也就懂了。”王珞眨眨眼,扮出一副天真小孩的模样,想忽悠了过去。

好在钱妈妈也不以为意,又继续开始手里的刺绣起来,道:“但老爷的寿辰在即,小姐真准备用那幅绣帕送与老爷做礼物么?”

钱妈妈口里说的那幅绣帕,是王珞在绣草绣花N次努力后除了手头上多了几个针孔再无任何收获后,所想出来的一个点子。那绣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