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91章 武举取士

作品:大唐狂士| 作者:高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2-17| 下载:高月TXT下载

“你的意思是说,她有意为之?”

李臻点了点头,“属下觉得她是在试探,她一定得到什么风声了。”

上官婉儿也觉得李臻解释合理,一定是李显或者韦氏得到了风声,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时,李臻又不解地问道:“舍人为何关心庐陵王的事情?”

“不是我关心庐陵王,而是圣上前些天两次提到了他,所以我有了兴趣,想知道他最近在做什么?”

“圣上想立庐陵王为太子吗?”

“这个不知道,圣上同样也在问相王之事。”

上官婉儿不在提庐陵王,转移了话题,笑道:“最近你的事情很多啊!要参加科举,这个月还有马球大赛,对了,你还要扩增百名内卫武士,你有想法吗?”

“属下想从武举士子中选拔!”

上官婉儿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很有新意,倒可以试一试。”

李臻又问道:“难道圣上从未想过,把内卫合二为一吗?”

上官婉儿明白李臻的意思,她负手走到窗前,注视着窗外,良久,她缓缓道:“自从太平公主调用内卫去围攻明秀山庄,圣上就给我说过,太平公主公私不分,不适合掌内卫之权,圣上已经有这个心了,但要怎么做,还是得靠我们自己。”

上官婉儿回头注视着李臻,“如果你想再升一级为内卫统领,那你就得拿出本事来,让圣上觉得此职务非你莫属,否则去掉一个内卫副统领,又来一个新的内卫统领,还不如保持现状。”

李臻沉思片刻,点点头道:“卑职明白了。”

........

相对于声势浩大的春闱科举,武举的规模要小得多,也低调得多,科举动辄十几万人参加,而武举却只有三千余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唐王朝扬文抑武,恰巧相反,大唐王朝继承了汉朝的尚武精神,男子练武成风,无论走卒小贩大都腰佩长剑。

武举规模偏小,一方面是武举刚刚举办,远不像科举那样成熟、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本身名额就有限制,每州只有少量名额,比如偌大的沙州也只有三个名额,没有名额,来京城参加武举的士子当然不会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上武举并不意味着可以入仕当官,很大程度上,考上武举后一般都会加入军队,戍边作战,这便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来京城参加武举的士子有三多,军队体系的人偏多,边疆士子偏多,以及借武举镀金的侍卫偏多。

毫不讳言,李臻现在参加武举也是为了镀金,这和他去年的心境完全不一样了,去年他拼命要争取一个名额,是为了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而现在,他已经出任内卫副统领,相当于郎将级别,就算现在考中武举,对他目前的仕途也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武举在李臻心中已经淡了很多,不过对狄燕而言,武举却是能帮助李臻走出侍卫系统的一次机会,她一直不赞成李臻入宫为侍卫,虽然内卫实际上已经不是侍卫,但在狄燕看来,两者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