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八十三章 波澜(四)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贵,没有两百万圆以上拿不下来(甚至更高),毕竟这是一座盛产香料、宝石和热带水果的岛屿,人口众多,面积巨大(6.56万平方公里),听说最近几年荷兰人还在锡兰岛试种茶树,这价值就更高了。

除了科钦港和锡兰岛之外,荷兰人在科罗曼德尔海岸、马拉巴尔海岸和孟加拉湾一带还有一些小型据点。不过这些据点的面积普遍只有几平方公里,属于商站性质,原则上还要接受印度当地官府的管辖(实际上基本自治),要纳税、要派捐,往往一座城市内可能挤了几个国家的商站比如苏拉特如今就有来自葡萄牙、英格兰和联合省三家的商站互相竞争,东岸人对其并不是十分感兴趣。

印度商品,东岸人有的是!西北印度拉杰普特地区三分之二商品的进出口,脱不开东岸人的手心。东非运输公司就凭这里的垄断贸易,就足以赚得盆满钵满了,又如何看得上荷兰人手里的那几个受制于人的商站呢?当然如果价格便宜的话,东岸人也不介意接手,东非运输公司无非是重新规划一下航线的事情。

还有一件让东岸人感到啼笑皆非的事情。那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因为在福尔摩萨岛上面临福建郑氏咄咄逼人的压力,也有意寻求他们占据着的台岛南部的买家。最近几年,郑克臧在稳固地位后,或许是手头积攒了不少金钱和物资,军队也整训了一番的缘故,郑氏控制下的台北府开始与荷兰人不断制造摩擦,甚至还酿出过人命事件,让荷兰人亚历山大。在前年(1699年),郑氏甚至直接派兵占领了佩斯卡尔多列岛(澎湖列岛),并堂而皇之地设立了澎湖县,归台北府管辖。

澎湖列岛,荷兰人来过,葡萄牙人来过,西班牙人也来过。之前荷兰人一度在岛上设立了军营,修建了灯塔和避风锚地,后来因为没什么利益而废弃了。在那个时候,福建那边的渔民也时常到这边来避风,并陆陆续续有一些移民过来垦荒种地,荷兰人并未发表什么反对意见,郑氏也没说这里是他们的土地,该群岛的地位一直比较模糊。但现在郑氏直接将其挑明了,明确说这里是自己的地盘,荷兰人焉能不感受到压力?

巴达维亚方面在经过仔细讨论后,认为福尔摩萨岛很可能在未来数年成为公司的一个失血口。面对福建王郑克臧迅捷凶猛的攻势,他们很可能会抵抗不住,甚至会爆发武装冲突。这个时候,巴达维亚方面到底是支援还是不支援呢?支援,那要砸下大笔金钱,如果旷日持久的话,很可能要花费数百万盾;不支援的话,那就直接被对方武装占领了,什么也得不到,真是两难的选择。

因此,对荷兰东印度公司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将其出售。考虑到福尔摩萨岛每年能够给公司带来超过三十万盾的税款,对外贸易也有大量收入,但因为有外部威胁,因此将其定价为三百万盾是比较合适的。东岸人不买的话,就求他们帮忙联络,卖给福建王算了,一了百了,省了老多麻烦了。

郑德祥听闻这件事时就觉得荷兰人真是思路开阔,而且一点不在意脸面什么的,当真是生意人本色,什么都要计算收益和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