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七十九章 脑温城与呼伦贝尔(四)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时是呼伦贝尔挺进支队第三大队的驻地, 同时也是东岸道教在满蒙地区第一个大型传教中心长春宫的所在地。

长春宫是在今年(1689年)年中落成的, 耗资不菲。主要原因在于这里的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需要从外界调人,同时建筑材料也用了很多砖石的缘故(室韦乡已经建起了一个小型砖窑场)。好在离此不远处就是买卖城,可以廉价采买到不少粮食、牲畜和肉类,不然这修建成本还要更高呢,即便以道教的豪富,怕是也要斟酌再三。

而也正因为长春宫修得实在太好了,要坚固了,于是呼伦贝尔挺进支队第三大队便也将大队部设在了这里,并展开了日常办公,管理起来黑山头乡的军民事务。这个乡镇目前共有大约一千八百多定居居民,其中将近一半是来自宁波的移民,其余有从黑水迁移过来的阿依努人三百余人、日本移民一百余人,剩下的则多是当地通古斯土人和布里亚特蒙古人,基本都是东岸政府管治下的合法居民了。

从人口结构就可以看出,东岸人在这里的殖民行动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至少这愿意归附并前来定居土著数量严重不足,以至于都需要从地少人多的宁波输入移民来解决了。而这,似乎也正式新官上任不到一年的支队长孙武中校来到这里的重要原因,他需要好好了解一下这里的官员们是如何工作的。

而说到呼伦贝尔挺进支队,就不能不说一下其下辖的三个大队和一个中队。三个大队各有五百兵额,都是能战善战的骑马步兵,有战马、有盔甲、有火枪、有大炮,训练频繁,作战高效,是东岸人在这片辽阔土地上建立威信的最主要武器。

其中,第三大队的队部设在眼前这个新设立的黑山头乡,五百兵马也大部驻扎在附近区域,护卫着黑山头乡不到两千居民及最近新收服的两个布里亚特蒙古部落的安全。第二大队队部设在白桦林乡(位于后世根河市上护林村),目前该部五百人分散在白桦林乡到老河沟乡(位于后世根河市得耳布尔镇附近)一线,搜罗当地的山鞑,编户齐民,扩大实际控制区域。第三大队要更远一些,现在队部设在图里河乡(位于后世图里河镇附近),管理着根河乡、图里河乡两个据点,并伺机向呼伦贝尔草原的东侧边缘迂回突进,一方面从侧翼包围呼伦贝尔草原,一方面也是试图沟通大山以东的脑温城区域,打通两侧的交通,将其连成一片。

挺进支队除了三个大队外,还额外设有一个中队,员额在一百人出头的样子。中队归挺进支队支队长孙武中校直接指挥,每个人都是从汉、蒙、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中挑选的好手,一等一的精锐,是支队长手里掌握着的一把尖刀,无论去哪里基本都带在身边。而这次孙武中校从白桦林乡出发,一路斜穿呼伦贝尔草原,最终抵达黑山头乡时,靠的就是这支装备精良的中队官兵们的护卫,可见其实力。

“大点的煤气灯,价格昂贵,动辄成千上万,哪里用得起哦,还是免了吧。”在大殿门口跺了跺脚后,孙武中校叼着烟坐到了楼梦熊的对面,一边搓着手,一边笑着问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