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台地(十九)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上此时正在定难镇打前站的团作战参谋(一等参谋)李子谦中尉, 基本上一个“亲友团”的架构就浮出水面了。

好吧, 说亲友团有点说笑,但在暂编第一团内,以郭汉东少校为首的一个中青年军官团体的存在,确实无可辩驳的事实。他们这个团体在暂编第一团的话语权极大,平日里打仗也很有默契,因此并不为上级所忌讳。毕竟,山头主义始终是无法避免的,人总是下意识抱团的,只要不影响到正事,一切都还在规则允许范围内。

“看到盐城县这边宁静安详的生活,我们在芦荡河、朔水河(利迈河)一带的艰苦战斗,也就都有了意义了。”几位穿着崭新的校官、尉官服,腰间佩挂着军刀的年轻人徜徉在宁静的乡间小路上,一边看着西边的落日夕阳,一边感慨道。

这里已经很靠近县城了,再加上恰巧有个集市,因此人并不少,虽然离摩肩擦踵尚有些距离,但也不能算是没有人气了。一路行来,集市内的各色人等对这三位“总爷”态度迥异,其中有些人带着一种敬畏的神情,那是移民至此没多久的明人,这些人脑海里还残存着明军、清军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和蛮横霸道的作风;有些人对这些卫护着他们安宁生活的军人比较敬重,这多是生活了很多年的老国民,又或者是被抽丁上过内陆前线的夫子,因为接触得多了,自然谈不上害怕,反倒有些亲切;除了这两类人外,对军人观感最好的当数十多个追在他们屁股后面的小孩了,因为能从他们手里骗到好吃的糖果——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还有一种名为“巧克力”的甜美食物呢。

集市上的骡马比人还多!这是三位新锐军官路过时的第一印象,而第二印象自然是这些牲畜所带来的臭味以及路上随处可见的“炸弹”(骡马粪便)。这种臭味是如此之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可能比旁边地头堆着的粪便所散发出的若有若无的臭味还要强。不过好在这些骡马粪便也是抢手货,都不用管理集市的负责人招呼,半个小时之内必然会有人过来将这些粪便铲走,有时两个人为了抢一大坨粪便可能还会打起来,也是醉了。

因为地处巴塔哥尼亚台地的缘故,南边黄阳县联合纺织厂出产的各类价廉物美的毛纺织品广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大量占据了市场,使得棉纺织品的销路遭到了极大的压缩。由于这会是冬季,郭汉东等人放眼望去,只见集市上很多人腿上穿着很长的毛袜,外面则被长及过膝的皮靴所覆盖着。

这种皮靴一般是牛皮,得益于拉普拉塔野牛的捕杀力度越来越大,这些年东岸的牛皮产量几乎增长了好几倍,价格也急剧下跌,使得以前因为被军用的牛皮弹药包、武装带、皮带、军靴、水囊、刀鞘而占去大量产出(一度被列为战略军需物资)的牛皮制品,开始更多地走入到寻常百姓的千家万户,这市场销售额自然也扩大了好多倍,从事这个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们自然是嘴巴都笑歪了——这是迎来了一个长期的牛市啊,能不高兴么?

与牛皮类似,羊皮在巴塔哥尼亚台地区也相当便宜,几乎成了略微高端些的大众消费品之一了,这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