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一)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干旱(ggdwx)•(net), 一是因为缺少大型地表径流(这一点和东岸大草原有些像)♘(格格@党文学)♘[(ggdwx.net)]『来[格格@党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ggdwx)•(net), 二是此地特殊的土壤结构使得浅层地表存不住水分,大量水渗漏到了地下深处,因此造成了所谓的“干旱”。

对这种地表因素造成的缺水,确实没太多的办法,只能用笨招,即找水分渗漏少的地区(如沼泽湿地和天然河湖),将其扩大并修建成人工水库,想办法将水存下来。而东岸人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已经在阿劳坎港外修建了十数个水库,最远的一个甚至离城区有数十公里之遥。而为了将这些水库里的水引到城区及郊外的村庄,东岸人还得修建大量砖石防渗水渠,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水利设施初具规模后,农业生产便可以蓬勃开展了。本地虽然纬度不低,但由于是海洋性气候,因此冬天其实温度不是很低,一般在零下十度左右,极端起来也不过零下二十度的样子。可令人蛋疼的是,本地夏天温度同样也不高,一般很难超过25度,很多时候也就20度出头,这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麻烦,小麦、水稻这种作物种植起来风险太大。因此,在南铁公司的规划中,本地主要还是以黑麦与土豆种植为主,即一季黑麦收获完毕后,立即抢种一茬土豆或萝卜,以提高农民收入。

不过,在南铁辖区谷物市场即将向西班牙人全面敞开的今天,本地农民的收入必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有限度的,因为本地农民们的产品主要是黑麦,这种东西西班牙人不种植,可在东岸本土及南巴塔哥尼亚本地,还是有不少喜食者的。尤其是本土一些“逼格”不低的穿越众,他们经常消费黑麦、燕麦、大麦,并且带动了一大帮的跟风者,这极大地拉高了黑麦的价格。另外,这玩意还能拿来酿酒,尤其是南巴塔哥尼亚本地,居民们对用黑麦酿制的烈酒口感还是非常肯定的——他们不喜欢南非进口的河中大曲,却偏爱本地的黑麦烧酒,这进一步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今天的主餐便是莫总裁极为喜爱的羊肉烩面,使用精心放牧于兴南河畔水草丰美之地的山羊肉,以及阿劳坎港南铁面粉厂风力磨坊磨制的黑麦面条制成,口感非常独特,也很受莫总裁的喜爱。此外,桌上还摆着黑麦面粉制作的咸菜窝窝头、蘑菇鱼汤、毛林河出产的优质鳟鱼、烤牛排,以及一瓶山毛榉堡大麦酿制的雪山啤酒。

“规格有些超了,但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莫茗看了看桌上的饭菜,心里琢磨着平时的工作午餐中智利鳟鱼、雪山啤酒肯定是没有的,这明显是下面人为拍马屁而搜罗来的,不过招待费应该没有严重超标,下不为例就行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话说在南巴塔哥尼亚这么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如今普通居民(特指已经安顿数年,有工作、有家室、有田宅牲畜以及华夏东岸共和国身份证的居民)的生活水准真的不能算差。就如同19世纪初阿根廷的高乔人经常能吃肉(他们甚至对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还甚为挑剔)一样,南巴塔哥尼亚的东岸居民虽不会像高乔人那么夸张,但吃肉对他们来说真不算个事,省点钱的吃廉价的鲸肉,稍微有点

(ggd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