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十章 平安堡(二)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拉尼人的头颅, 并将其余几人暴打一顿后收监, 拒不释放。这起事件点燃了双方之间蓄积已久的怒火,上百名瓜拉尼人围堵煤矿及洗煤厂,导致生产完全停顿。

徐文选这次就是被钱浩紧急派往煤矿处理纠纷的。葡萄牙人运来的新的一批明朝移民几天前已经抵达了东方港,执委会和政务院计划将这批新移民分散安置到平安堡及煤矿两处地方,作为将来这片将要兴建的诸如纺织厂、钢铁厂、机械厂、兵工厂、砖窑厂、水泥厂、石灰厂、蜂窝煤厂等一系列工厂的预备员工。

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彻底解决瓜拉尼人的问题,恐怕新移民过去后会就发生很多无法预料的恶**件。按照钱浩的原话那就是“死一个明朝移民就等于丢了四百多两银子,够‘八月十日’号战列舰全部66门火炮打十几轮齐射了”,因此,他必须赶在恶**件发生前,彻底解决掉这些久拖未决的瓜拉尼人的隐患。

四五级的东南风吹拂着运输船上的风帆,使得运输船劈开水面,以4节的航速飞快地向前航行着。清冽的河水在东南风吹拂下产生阵阵水波,河面上不时有一条鱼跃出水面,大水獭在河岸边歪着头看着河面上快速通过的船只。

“真是一片蛮荒却又肥沃的土地啊。”徐文选微微感叹着,此地比起大明的赤地千里不知道强了多少。右侧航道内一条充作客船的18吨级运输船上传来了阵阵稚嫩的歌声,那是孩子们的声音。

徐文选微笑了起来,这些孩子大都是煤矿区那些鞑坦人的小孩。这些小孩的父母在教育部和平安堡两方面的三令五申下,终于把家中的适龄孩童送到了平安堡小学读书。这三十多名鞑坦小孩加上平安堡四十多名明朝移民小孩共同构成了平安堡完全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学生主体。

与之相对应的是,只有寥寥七八个瓜拉尼小孩被送到平安堡小学读书,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七八个瓜拉尼小孩的家庭在他们的部落里都遭到了严重的歧视与孤立。无奈之下,这几户瓜拉尼人在东岸人的帮助下离开了部落,拖家带口来到平安堡讨生活。徐文选在平安堡城内新近开张的一间榨油作坊中就雇佣了这么一家子瓜拉尼人。

平安堡小学是寄宿制完全小学,实行义务教育,所有学生的食宿、服装、课本费用都由教育部统一包办。另外,每家有一名小孩在学校读书,那么家长每年都能得到由教育部发放的一定数量的津贴,用于补偿他们家里失去一个小劳动力的损失。

学校每个星期上五天半课,前五天为文化学习,包括语文、数学、自然、艺术、体育、思想政治等课程。星期六上午为集体活动时间,要么是集体劳动,要么就是集体训练,培养这些小孩的集体意识。这八十多个小孩每天一起吃饭、一起住宿、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训练,小孩之间的感情比较直接与单纯,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而这,也正是教育部制定政策的人们希望看到的现象。

星期六下午后这些小孩就开始放假,回家与家人团聚,顺便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今天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