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43章:娱乐是个圈

作品:华娱之别样人生| 作者:李济海|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3-16| 下载:李济海TXT下载

急吼吼的上市, 万重山的实力不比他们差吧, 你见人家着急了吗,这就是有底气呀!”

“我也是听耗子说了,才过来的,老实说,我还真想和他聊聊,他的几部电影口碑和收益都很好,眼红的人不少呢,不过也没人敢找他麻烦,华艺有段时间倒是放话想给他个教训,好像也被三爷制止了。”

老一派的人,可能会矜持,也很爱和同辈的比较,但要说人家嫉妒、打压人才,这种情况很少见,除非小辈摆不正位置,自己作死;

孟轻舟入行以来,一直在京圈活动,但从来没有融入过,像裤子、黄家兄弟、宝爷这些人,很想拉他进圈子,始终没有好的办法,这一次,老赵想试试;

随着互联网平台逐渐崛起,文化产业内的圈子,话语权逐渐被稀释,现在是资本的江湖,而娱乐也是一个产业。

其实最初这些圈子的属性是很文艺的,对整个行业是带来正面影响的。

以所谓京圈为例,叶景、叶大英、王硕等等,当然还有冯剧刚、管琥,很多;

起初是因为业务笼络到一起,也算是为了艺术理想。有的文字见长,有的懂摄影,有的可以拉来投资。

也出了不少好艺术作品,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

港圈效应就更明显了,直接创造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吴宇森这些是在好莱坞那样的工业区算是证明过自己的,也传帮带了一批人。

当然,后来这些圈子就变味了。时代使然,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都有诗和远方,新世纪我们都物欲了很多,人也长大了。

最不受待见应该是排外和垄断,这也是圈子不可避免的宿命,基因属性。

然后就是娱乐产业化之路开始了。

以前是靠各个电影大厂给资源,说白了大多是官方资源。这些圈子里的人物刚好与官方有着联系,或者说继承,他们也是靠这个坐大的。

随着民资进入产业,数不清的娱乐公司诞生了。有一段时间不是流行说煤老板拍电影吗。

最初阶段这些民资还得依附于某个圈子完成资源和原始发酵,比如华艺与京圈。

突然发现拍片不差钱了,官方也不是资源的主要输出商了。这些圈子第一次遭受冷遇,甚至沉寂了几年,大佬的号召力也不及从前。

娱乐产业的工业化在中国是飞速成长的,有钱嘛,先买,然后自建,曾经依赖的老爷教父就不重要了。

圈子命运最大的转折应该是互联网平台的崛起,移动端传播份额的巨增。

把市场做大做精细了,饼一大,就不再有那么多人要大爷的赏饭吃了。

大不了从网大做起,能赚钱,说不定哪天就混出头了。

这些曾经封闭式的圈子也开始走出大宅院,走入市场。圈子的规则最终扛不住市场的规则。

那些曾经神坛上的大佬,哪个没在市场里摔过跟头。总体来说是好的,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的话语权不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