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917章 离别歌

作品:霸蜀|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12-20|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我觉得不可能。”冯进摇摇头, 否决了这个意见。“张郃虽然是武人, 却不是没有头脑的武人。他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和睦,大概做不到这么大公无私。”

魏霸一直坐在旁边听,他喜欢倾听部下的意见,这样不仅对他最后做结论有帮助,而且能让他了解部下的性格和品质,也能让他知道各人的长短优劣。没有一个人是全能,也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无能,特别是他的部下来源复杂,随着他的名望和实力增长,越来越多的世家开始投入他的阵营,在新旧之间难免有些冲突,意气之争也是家常便饭,如果不加以判别,人才越多,实际上灾难越大。

袁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河北的时候,手下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太多,以至于拉帮结派,最后反而无所适从。

世家也是人,而且是很聪明,很实际的人,要想获得他们的效忠,发挥他们的作用,领导者的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一个领导者,明断事非,从各种意见中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

魏霸前世没有做过领导,但是他对诸葛亮的事迹很清楚,这一世又和诸葛亮亦敌亦友,不可避免的要研究诸葛亮的手段。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他的收获可不是读读诸葛亮的传记或者文集就能比拟的。

政治上,有很多东西根本不会形诸文字,而是需要用心去领会。换句话说,这非常讲究悟性。

魏霸长年累月的坚持静坐反省,对他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张祗和顾承都有过与武人政权作对的经验,从心底里,他们不喜欢武人,对张郃,他们的评价并不高。当然这个评价是指个人品德的评价,而不是对他用兵能力的评价。他们认为张郃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司马懿身上,不会用自己为饵,为司马懿创造机会。这一点,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作为曹魏硕果仅存的宿将,张郃对司马懿的升迁不可能一点想法也没有,让他心甘情愿的给司马懿做铺路石,这不太合常理。

“张郃不会主动这么做,他肯定是想凭一已之力取胜。”虞汜提醒道:“可是,就目前双方的兵力而言,他取胜的机会并不大,换句话说,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这个机会可能都要留给司马懿。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彭城,还要把睢阳的司马懿纳入考虑范围。”

众人争执不下,自然把目光转向了魏霸。

魏霸已经沉思了很久。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他知道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他直起了腰,气定神闲的开了口。

“战场争兵,互相用计,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不过,最后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对方中不中计。如果对方谨慎,再好的计也是白费。”魏霸目光一扫:“其实,你们刚才说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张郃打算怎么战胜我们,这就要先看他能调动哪些力量,可能做出哪些安排。第二个问题是,司马懿在想什么,他留在睢阳不动,难道仅仅是为了防备我军切断他的后路吗?孟达等人如果要出兵,动静不会小,他完全有时间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