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赐婚

作品:将血| 作者:河边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14| 下载:河边草TXT下载

段,让国武监暂时平静了下来。

实际上,他对国武监是有着一些长远的规划的,他不通如何治学,却对国武监的发展,有着些清晰的认知,这不得不说很奇妙,但他的来历,让他确实有着与世人不太一样的眼光。。。。。。

长远看来,国武监要想再行发展壮大,必定会招致许多的敌人,但。。。。。现在是乱世,乱世当中,最不缺的其实就是机会。

赵石在等待这样的机会出现,显然,现在成为众矢之的,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即便以他的身份地位,当做的太过的时候,也会招致祸患。

于是,在皇帝陛下召其再次入宫,商讨今年战事,皇帝陛下好似漫不经心的提起国武监诸事的时候,赵石先就认了错。

但也委婉的解释,国武监今后出来的人,尽量从军报国,不入各部为官,这对于将来大秦的诸般战事,都有着好处。

而军旅之人,认识字也就成了,没必要舞文弄墨,那些读书人科考不成,混入国武监中,文章写的到是比旁人强,但科考既然不中,文章写的也就那么回事。

加之这些人身体虚弱,不堪劳苦,只一张嘴好使,若将来此等人从军,必然牵累将士,于大秦征战毫无益处。

他们到国武监,许是看上了国武监生员能入工部和兵部为官的机会,此等人文不成武不就,留在国武监只能混吃等死。。。。。。。。。若是当初草创国武监之时,这些人等,他到是能狠狠操练一番,不定便能让他们带兵上阵。

但现在,国武监三四千号生员,许多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军人料子,他可顾不过来这些满口之乎者也的家伙。

其实,这种意识层面上的交锋,多数时候并不会太过彰显于外,没人会大喊着异教徒,想着把你弄上火刑架。

自古以来,学术交锋最激烈的几次,都很有名,一个便是焚书坑儒,一个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学也终于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实际上,儒学很有包容性,诸子百家,皆可在如今的儒学中找到它们留下的痕迹,甚至于佛道之流的学说,在儒学中也可以找见。

这里不谈儒学的兴衰故事,其实为帝者,并不在乎这些,他们在乎是谁能帮助他们握紧皇权,儒家无疑是皇位之下最坚固的一块基石。

但年轻而又野心勃勃的成武皇帝陛下,并非南唐那位善能吟诗作赋的大唐李氏遗脉,也非后周那位在文臣们战和的辩论中左右摇摆,却不愿听一听军中将领言语的摄政王殿下。。。。。。。。

他不在乎国武监闹成什么模样,他更在乎的是,在大秦已经露出一统天下的曙光的时候,谁能坚定的站在他身边,为大秦开疆拓土,混一**,定鼎天下。

而赵石的解释,让他很满意,他非是马上皇帝,他需要为大秦征战的将领更甚于需要治理地方的文官。

文臣们所言之穷兵黩武,更不在他考量之中,大秦国库从所未有的充盈,怎么就成穷兵黩武了?

是人便有喜恶,皇帝陛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