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一十七章家事(二)

作品:将血| 作者:河边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14| 下载:河边草TXT下载

也能如臂使指。危急关头更能悍不畏死。就像当年在庆阳城外诛除李继祖时所见那般。他那些衙兵虽有机会逃命或是投降。但一觉情形不对。虽是众寡悬殊。还是暴起直冲辕门。最后都死在了辕门之外。竟无一人想着脱走逃生。

不过话又说回来。好处是有。但在赵石看来。缺点却更甚。既于主将关系紧密。在军中便立即与普通士卒分别了开来。自觉高人一等。不屑于与其他兵士共处者有之。扰乱军规戒律。却得主将回护。免于刑责者有之。行事张扬跋扈。为众军所厌者有之。可谓是弊端累累。不能一一尽数地。

有了这些人。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有最致命地一点。一旦这些人死于战阵。不仅打击士气。更甚者。主将心神失守之下。很容易便做出错误地判断。置全军于险境。

所以大牛几个人如今虽然挂着衙兵地名头。但无论是在京之时。还是东征之役。他都将这些人放在了府中。军中更是不见半个亲族地身影。

这里自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当初庆阳府一战,随他一起去的三十几个赵家村村民死伤了一半,再次回到赵家村之时,听到那些孤儿寡妇的哭号之声,饶是他心肠冷酷,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儿。

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除了自诩一世英雄,却遭败绩的屈辱外,最大的原因便是三千江东子弟全数战死,使其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得不说,当时赵石的心境到是多少与此相似的。

此时荣归乡里,更是不愿带着这些不谙世事,朴实敦厚的年轻子弟去见识那尸山血海的景象,依照他的性子,自然便想一口回绝了的,不过听来听去,这些乡老们一条条一件件,层次分明的将家族之事列举出来,与之前刚回到赵家庄时,语无伦次,惶惶恐恐的样子可是大不一样。

他这里既然留了心,论起套话的本事,几个一辈子都在乡间打滚的老头可不是他的对手了,只是翻来覆去的问了几句,一个乡老便说漏了嘴。

一听之下,赵石也是苦笑,原来这些事故却是李金花帮着操持的,女人心细,见到赵石对家人爱护备至,回归乡里,也不以身份见异,石头娘那里更是跟乡人亲戚亲热有加,便也起了些心思。

她是大家族出身,虽说自从父亲死后,便与家族渐渐疏远,但对于大家族的事情却是熟悉万分,设立宗学,提拔后进,这是大家族必做的两件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耳闻目染之下,却是知道的最清楚不过。

打造一个世家出来,自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但如今赵石爵位在身,又得皇帝宠幸,以当今陛下的气魄,只要再多立些战功,封侯也不是妄想,但传承百年的世家豪门绝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情。

自古以来,名臣猛将如恒河沙数,不可尽数,但能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却是寥寥无几,这看的是什么?是根基,是底蕴,上一辈老去,年轻一辈接上,如此才能绵延不绝,绝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种荒唐局面,不然大树一旦没了,富贵荣华便也转眼即逝,这样的例子每每都是她那位伯父挂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