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

作品:汉世祖|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4-25| 下载:芈黍离TXT下载

会只能让其他人抢了去.

刘晔的一番宣讲动员,对于帝国西北的上层权贵抑或底层黔首,诱惑力都不是那么的足,前者在国内已经是人上人,后者所求也不过一个安稳与温饱。

但是,对于处于中间阶层的,包括墨吏、退伍官兵、商贾、工匠等城市小民,还有那些不安分的流氓无产者、黑恶势力,却有极大的吸引力。

康国,是为他们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一个阶级跃升的平台。有些事情,在大汉帝国的体制下,要想实现需要千难万难的努力,但在康国这样的封国,实现的难度却呈指数级降低。何况,哪怕冲着康王人格魅力以及郑重保证,康国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只要是个人,就没有不想往上爬的,就没有不想着骑到别人头上做人上人的,说不想的,要么他已经实现了,要么就没有能力或者碰不到机会,一旦让他碰到了,再看看其嘴脸如何?

再退一万步,那些虚的都不提,就冲刘晔拿出的一项重磅诚意,就值得一众冒险者蜂拥而去。那就是,康国决定把和州地区的玉石产业拿出来共享,欢迎汉地商贾前去采掘、经营。

玉石,由于其特殊的意义与象征,千百年来,在中国都备受推崇,围绕着玉石,也诞生了一片庞大且覆盖面极其广泛的市场。

尤其在太平时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不论什么阶级,只要薄有资产的,基本都会想办法搞一块玉,做成配饰。

而在大汉帝国,即便从开宝时代算起,整体上也太平了快六十年了,其中又伴随着人口的激增,生产力的提升,商品经济大爆发,社会财富大积累,自然也催发了玉石市场的大繁荣。

这个市场的广阔,几乎是无限的,关键就在于,玉石尤其是优质玉石的原材料资源的匮乏,而过去几十年,帝国最大的玉石产业链的源头在哪里?

毫无疑问,是于阗!乌玉河、白玉河,两条河流,虽然不产黄金,但在于阗权贵的眼中,就是两条流淌着财富的黄金水道,由二河出产的各类玉石,在大汉市场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

但是,这一笔财富,几十年来确一直掌握在于阗国的权贵手中的,外人根本插手不得,通过玉石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满足自己奢华生活的同时,还能养兵、养民。

于阗所拥有的玉石之利,显然也是其灭亡的原因之一,如今,轮到康国掌握“玉石大盘” 了,并且明确表示,愿意将之分享出来,可想而知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了.

刘晔一路东来的种种言辞作为,在西北大地掀起的阵阵波澜,自然通过武德司的情报系统,完完整整上呈于皇帝刘文济御案上头。

得悉其事后,刘文济除了赞其处变不惊、从容有度之外,对其苦心孤诣,甚至不惜拉下脸面自卖自夸,以吸引招揽远人,发展康居国的做法,也颇感唏嘘。

其所言所行,似乎已经能够说明其为何冒着逾制乱法、遭遇帝国反噬的风险,去吞并同属藩国的于阗了。他是明明白白地告诉皇帝与朝廷,康国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