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1、自序

作品:长剑昆仑| 作者:花頔|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2021-01-13| 下载:花頔TXT下载

逾越的“天定”。小说描写的就是他们在没有先天倚仗和外力帮助下,如何运用自身的力量智谋众志成城,与不可抗拒的横强天数相抗争,从而迸发出绚丽生命火花的过程。

三、题材。定格为历史武侠。为何选择历史?“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两宋风流逝去千年,但曾经的辉煌与惨痛,永远值得后人直面深思。小说从最初的英雄情结角度,扩展到更宽阔的历史观察视野。为何选择武侠?“世无公道。民抑无所告诉,乃归之侠也。”侠义精神,永远都不过时。哪里有不平危难,哪里就需要侠义,不会因时代变迁和环境差异而改变。

四、情节。江湖争霸和国家兴亡作为小说的两条主线,始终分合交汇相辅相承。故事从南宋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开始,到安南陈朝重兴十二年(公元1293年)结束,时间跨度长达70年,期间既叙述了宋、金、元、夏、大理、安南诸国的盛衰兴亡,还穿插了江湖上各名门大派的恩怨情仇,江湖好汉与南宋军民反金抗元情节是其中浓墨重彩的部分。为保持书中主要人物不变,笔者采用“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手法,跳过了50年。

五、人物。出场重要人物约有400个左右,其中不乏大量的历史名人。为避免千人一面脸谱化,对每位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归宿都进行了必要的刻画,描绘出在这一历史大动荡时期形形色色的众生相。江湖人物多是虚构的,按武侠小说的手法进行了艺术加工和能力夸大。历史人物的性格,则与传统说法不尽相同。这基本出于情节设计需要,并无歪曲、影射、诽谤前人之企图。主角是昆仑五虎将,这五个人的命运与故事的发展息息相关。

六、语言。小说反映的是宋元历史,如果用现代语言,则会完全失去韵味。而且出于对《水浒传》语言特别偏爱的原因,书中语言运用了与其相类似的白话。当然这种白话并非纯正的宋元白话,一是笔者没有那样深厚的古文功力,二是全盘套用照搬容易让读者看不懂。因此不过是把现代词汇置换为古代称谓,再加上了一些通俗易懂的宋元白话而已。对若干比较难的用词和典故,书中都做了注解。个别实在无法用古语恰当描述的词句,也只得套用现代语气。

七、章回。《长剑昆仑》采用古典小说的章回制,计划分四部共计一百回,每回字数控制在3.3~3.8万(不包括注解)。回目一般对仗压韵,至于平仄我也试过,终究太难了。因为这不是赋诗对联,回目必须准确概括每回内容。赋诗对联某个字不符合平仄时,可以找其他意思相近的字替代,但回目有时却不能。经常会出现一个字憋死人的情况,或者因为一个字完全改变本回的意思。想到许多名著的回目也非平仄,心中便有些释然,为懒惰找到了借口。

八、细节。创作这部小说,我参考了大量的宋代典籍,争取称谓、习俗、衣着、饮食等诸细节,都尽量符合宋代社会的特征。避免象某些小说、电视剧那样,根本不考虑时代环境,描写历史千篇一律,花钱必是元宝金条银子,开口闭口小姐老爷大人,满桌子辣椒玉米花生。因特殊安排个别情节超越了时代的,也都做了说明。另外由于小说脱胎于神话,所以其中还留有不少比较离奇的段落。对这些基本也按照科学原理进行了处理,以免过于荒诞不经。

不觉又是秋天了。“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当我坐在秋雨淅沥的窗口下打呵欠时,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又穿越时空来到无眠的夜里。英雄的传说成为故事,渐次会被风吹雨打去。天地间可以永恒留下的,只有那种凛然的浩气和不屈的壮美。于是我不敢再偷闲蹉跎了时光,泡上一杯淡淡的苦茶,以“读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的心绪,继续发奋为埋名的英雄们作传。

花頔

二○一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