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章 土改

作品:中国的缩影| 作者:董竞一|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12| 下载:董竞一TXT下载

上琪霏的步子, 而被吊在水车上踏起“云步”来。

到了春上天, 雨水多,低洼地里的禾苗老是被水浸泡。天晴的时候老大便搬个小木凳,坐在田里给沾满泥土的禾苗清洗,以为清洗干净后的禾苗还能长大,结出稻子。老大的做法真令人发笑,但有经验的乡亲还是热心地告诉他,这些被水浸泡沾满泥土的禾苗,即使清洗干净了也没用,得重新种过。种田同样有学问有讲究的,就象做清汤一样,为什么自己卖的清汤别人特别爱吃。老大便领着一家人在热心乡亲的帮助下,种起“二道苗”来。渐渐地与许多人家一样对务农的道道也熟悉起来。

琪霏已上学了,而此时的玉荷也早已到了学龄,“老大娘子”还是想让玉荷在家帮着做家务。土改复查后,“玻蔚小学”与镇立小学合并,命名为“风力镇完全小学”,开始扩大招生。当时,作为军属可享受国家的免交学费的教育,学校的老师便上门作说服工作,希望家里能同意让玉荷上学。家里也实在太困难了,老大身体不好,里里外外的让“老大娘子”一人承担,的确够呛,但经老师多次说服后,“老大娘子”还是同意让玉荷上学。小学招生是春、秋两季同时开展的,当老师征询玉荷的意见,问她是念“一上”还是“一下”时,玉荷以为“一下”是最初级的,“一上”则比“一下”要高级一点,“上”当然比“下”要高嘛,便说念“一下”。其实,“一下”是“一年级下学期”的简称,比“一上”可要高出半个学年,这下可教玉荷够呛了,几乎没啥基础的便直接念“一下”。玉荷非常努力,硬是迎难赶了上去。

尽管兄妹俩都已上学,家里的事却没落下。家里种的田离学校后门不远,往往是预备铃响了,兄妹俩还在田里干活,只有听见正式铃响了,兄妹俩才匆匆地由学校后门跑进课堂。尽管如此,兄妹俩的学业仍没耽误,总是挤着时间看书学习,就连晚上烧饭的时候,也借着火光看书写字,家里没条件让他们老是点油灯的。但兄妹俩的学业却是优秀的,上学的学费不用交,就连写字的作业本也不用买,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受奖励获得的作业本够用了,有时还可将多余的赠送给“茄子”叔家念书的孩子们。当时,全国都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扫盲”运动,曾受“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广大贫苦大众没条件念书,全国的文盲、半文盲很多,兄妹俩便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充当“扫盲班”的小教员。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小老师”。

儿女们都是好样的,“老大娘子”也不落后。因所生育的孩子多,她被当作“有经验的助产士”,由当地选派到县里学习、培训。从县里回来后,“老大娘子”却是“更上一层楼”,成了远近闻名处理“难产”的能手。许多地方的医疗条件都非常有限,能处理“难产”的助产士也较少,“老大娘子”不仅在风力口忙碌着,就连邻近的县、乡也专程上门请她“出山”帮忙——这可得有乡一级以上政府的介绍信才行的。来来回回的十几里地,甚至几十里地,“老大娘子”急人所急地总是不辞辛劳。“难产”对于产妇和婴儿都有着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