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425 两处闲谈

作品:笑清廷|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1-01-05| 下载:喝壶好茶嘎山糊TXT下载

425两处闲谈

陈汝弼竟然是陈汝弼

皇帝虽然在外,但朝中事务怎么会不知道?陈汝弼此案,康熙在南边时,就已经知道了。X更新最快陈汝弼时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文选司,掌文官的品级、迁升、改调之事。给事中王原弹劾此人受赃枉法,下都察院察议,革其职,交刑部拘讯。经查,受贿有据应立绞,因而定罪为计赃论绞。

那时苏州李煦提起此人时,此案已发。是以,康熙很不舒服,也想得很多很深。太子所查四十二年的科考,所查无恙,而此案数人,皆为那年所出。李煦捡那个时候说这个陈汝弼,偏偏前面,李煦还被授查王氏。康熙当然不会相信承祜会蒙蔽他,但若承祜被人所蒙蔽呢?还有李煦那时,是点眼药,还是敬忠提醒?千头万绪。

康熙看了状词,面沉似水。不管如何,这个陈汝弼,都是要再查。不为别的,只因为,康熙此人为政严谨。

其实,说康熙为一明君圣祖,还真是不差的。别的不说,就说这与政事上的仔细认真,就甚为传颂。每每与官员御前对奏,都会挑出重点,从各个方面询问,甚至还会提起几年前的折子、问答。那些东西,康熙竟历历如新,一一记住,数年不忘。不光如此,还会经甲事及乙事,由此人及彼人,数事贯通。经常将臣工问出一身汗来。

而这些,于所判极刑之案上头,更是仔细。康熙少用极刑,自述并不为贪仁君之名,只是性命攸关,怎么能不慎之又慎,几经查证,才能定罪呢?

投匦鸣冤,这个动静很大,相当大。次日早朝,就有许多人就此纷纷奏议。有为陈汝弼说话的,有说此案不虚的,竟然有一大半的臣工都卷在里头。康熙发话,令议政大臣、九卿詹事科道等赴刑部衙门会审,务必查实。并交由太子监理察情。

康熙让承祜监察,是有考虑的,毕竟,当初太子查了那年的科考,若陈汝弼是好的,自然无事。若这陈汝弼真有些什么,再扯出以往的事情,或是在以往的事情里头弄出些脏臭来,就要污了太子的名声了。

承祜接了这个差事,心里就不太安生。陈汝弼次人,自己知道,阿玛也是知之甚详的,是被吏部尚书兼直隶巡抚抚李光地推荐调升吏部文选司任郎中,阿玛当初召见他时,曾亲口赞其执法如山,刚正不阿,还特赐他《兰花诗》三首。怎么会落个贪赃枉法,还证据确着?

退朝后,承祜还不及多想,就被胤礽等人拉住,一起拜见了额娘后,就往毓庆宫小坐,也把这件案子的始末说了出来。

给事中王原劾奏陈汝弼,说了发生在康熙四十三年八月的一桩事,说他受贿三千两银子,“因光地举荐由刑部调吏部,初犹矫饰虚名,近则专擅恣纵,有贪赃情弊行为”。

那么这起因在何呢?别说只是三千两银子,而这事情说起来,就牵扯有些大了。

第一个牵扯到的人,名王式丹。

王式丹,康熙亲赐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王式丹嗜好古文,以以诗闻名遐迩,早在为生员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