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2章 均输法:你们官商搞到一块骂我

【均输法到底是怎么个事呢?

先来说说一般的城市发展模式,基本都是周围的城镇供养一个大城市,然后再反哺,北宋的开封城更是其中的翘楚。

从赵匡胤开始,就专门设立一个叫做发运司的机构来江南六路的漕运,把江南的好东西运到开封来保持城市的需求和活力。

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是发运司没有多少权力,它只能按照三司大佬的命令去做事。

可就容易出现问题,大佬对于这些市井的东西是不熟悉的,毕竟一个个都是手不沾钱、嘴不讲利的君子啊。

都拿着不知道多少年前的记录簿,看到写着哪哪的什么东西好,大手一挥直接派发运司去运。

问题是,东西供给这种东西不是哪哪的好就运回来皆大欢喜啊,得讲究市场需求,得讲究时令。

这一拍脑袋的决定,很多时候造成要的产品没有,有的地方却是东西都烂在库存里不敢动,供需脱节。

王安石只不过变动了一点,加大发运使一点权力,由他们来决定要用漕运运什么。】

百姓听着觉得这个事情没什么问题啊,相当于收获的人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收,收什么东西嘛。

“那为什么还要反对啊?”

百姓不了解,可许多朝臣却是一下子就想到某些事情上面。

“是大商人的利益。”

或者说,是那些大商人背后的利益。

【这件事就相当于王安石帮着朝廷开了个大采买公司,东西运回来之后公然的向官员和百姓出售,因为不是强买强卖,必须你当官就必须买个几件套回去的强制需求,所以并没有直接损伤官民利益。

可王安石面对的抨击简直是不可想象。

第一轮站出来的是范纯仁,他爹的名字比较如雷贯耳,范仲淹。

范纯仁也是个叫人琢磨不透的家伙,一生在变法、不变法之间摇摆,其实许多北宋的许多官员都跟山野间的猴子一样荡着藤曼。

他也不说别的,就是对着王安石一直骂,违背孔孟之道,至于均输法的问题在哪他是只字不提,宋神宗都被他搞神了,直接把人贬到外地去反省了。】

不少人都在嘀咕,这是故意的吧?

就一顿骂,还没点水准,骂人也得言之有物啊。

诸如魏征这类向来能喷得人毫无还嘴之力的谏臣很是不齿。

还是得好好培育下一代啊,不然连带着老子都要出来溜一圈。

范仲淹看了下自家儿子,向来板正的君子默默去拿竹棍。

儿子反驳王安石他也不会如何,毕竟各自有各自的理念,但你毫无章法的直接骂就显得没有水平啊。

百姓则是疑惑,悄悄的询问周边读了点书的人,“孔孟之道不能讲赚钱吗?”

一群书生眉头紧皱,想要说读书人不能太过讲究铜臭,但也确实没有哪个先贤说不能谈钱啊。

【第一批都等不到王安石出手,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