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0章 宋神宗:找到共鸣了

【宋神宗采取两个方式,第一是询问朝中的大臣,第二是直接和王安石面谈。

只不过,在询问朝中大臣的时候,韩琦、孙固、吴奎、唐介等人都说王安石才学过人但气量狭窄,只能成为具体问题的负责人,无法成为掌舵人。

别说啊,王安石这人缘混的啊,一个个居然都大同小异。】

被提到的几个人:?

虽然不觉得实话实说有错,但瞧着王安石那张冷脸,莫名有点心虚。

明明没有偷偷摸摸的诋毁,但总有种被人当众抓包讲小话的没底气。

【宋神宗然后和王安石面谈,王安石直接把高度拔到尧舜禹那一代去了。

宋神宗有点傻眼啊,要说不想干点成就那是假话,但冷不丁的也没想要和这些人比肩啊。

宋神宗实在是没这么大的雄心,赶紧跳过前面的客套话,接下来便是熙宁变法前最重要的一段辩论。】

宋神宗现在都还能切实回忆起心里那种无奈,只能说王安石的预期直接把他吓到了,说出来都会叫人认为他狂妄自大。

【这次辩论来源于一次大水灾,北宋真的很神奇,执着于黄河改道,哪怕已经失败好几次,把河北等地都给淹没了。

话说回来,针对这次水灾朝廷自然得颁布救灾的银子,当时曾公亮提议现在财政紧张,就把一些典礼的赏赐省掉。

传到翰林院,王安石和司马光又对上了,两个人持不同的看法。

司马光赞同,但王安石觉得省这点钱就是杯水车薪,惯会做表面文章。

还把当年唐朝宰相节省工作午餐被人取笑拿来做例子,说辞饭不如辞位,国用不足才是真正的问题。】

李世民没想到还听到唐朝,只不过这个反面例子有点不太争脸啊。

他有点赞同王安石的话,省点饭钱来凑银子的话,那还真不如辞职算了。

明显现在都知道国用不足,可还是粉饰太平,做表面文章。

【宋神宗听到王安石的话却是有点心痒痒了啊,说到底,缺钱最为难的是他啊,大臣节省点还能混个好名声,但他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节俭就足够的,必须得找到善于理财的人。

谁也扛不住每年财政两倍的赤字。

王安石很平静的说道:“我可以不加赋税,就让国家的收入增加。”

宋神宗激动了啊,司马光却是愤怒,觉得这是在胡说八道。

是不是很想知道接下来王安石要如何反驳?

很可惜,史书的记载就到这里了。】

???

刚刚说到心坎的地方,就这么结束呢?

一群人不可置信,然后生出怒气来,恨不得把王安石揪出来给他们好好说说后面的话,那才是重点啊!!!

同时也对天幕充满怨怼,这是故意吊他们胃口呢。

宋神宗时期,不少人眼神都瞟向知情的三个人,他们也好奇啊。

不过想来想去,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