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9章 感谢宁王的慷慨支持

【朱棣决定乘胜追击,直接扑向驻守在真定、河间的十万南军。

尤其是南军里面还有和朱棣投降的,还被安排去演个无间道,这相当于不偷袭,告诉南军他要打了。

耿炳文打仗就是一个稳字,没有分兵驻守两岸,反而是合兵,优势很明显,人多嘛,但劣势也大,假如战场失利的话,蔓延的速度会极其快。

双方这次算是真的交手上了,朱棣派出手底下四名猛将正面进攻,耿炳文指挥战场,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那我们的Judy干嘛去了呢?

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绕过南军到侧后猛击,阵线破防的那叫一个快。

耿炳文知晓不能再继续下去,退守回真定,朱棣的北军猛攻三天无果,只能撤回。

这一仗听起来咱们Judy打赢了,事实上也是如此,但并没有对南军形成多么大的损伤,主力还在,大本营也没丢,接下来才是关键。

然后咱们Judy呢,他是耗不起来的,顺道决定去找自家兄弟宁王朱权借个兵。】

朱权:这里还有我的戏份?

我还活着?

本来以为自己被大侄子整死的朱权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庆幸捡回一条命,还是牙酸接下来的发展。

四哥你可别害我啊!

其他人更关注的则是这场战后面要如何打,一个个都闲不住,恨不得亲自比划比划。

只有得知自己死讯的几个王:人和人之间真的不一样。

【朱权呢,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

好家伙,咱们老朱是真能生啊,你也不想,你生这么多儿子,孙子辈得多少啊,曾孙辈多少啊,你家人丁倒是兴旺了,但国家得出多少钱养猪啊?】

朱元璋:说了我们家只是姓朱,偏偏天幕要如此曲解。

别人还好,对数字敏感的人,想到藩王的俸禄,一下子脸色变了,眼神互相对了对:还不如养猪呢。

养猪好歹还能杀了吃,这却是得养子子孙孙无穷代也,现在还看不出来,等到几代以后,确实是个恐怖的数目。

【宁王的封地在朱棣的北边,虽然也奉命集结军队,但存在感基本没有,这可不叫猪肚看到他小老弟的小心思了吗?

宁王是没有明确在建文帝和燕王中间表态的,不过也能理解,大侄子太吓人了,前面的哥哥就是前车之鉴啊。

朱棣想要亲自前往宁王那谈谈嘛,联系联系感情,但耿炳文带着几十万大军会乐意吗?

这会儿,大侄子开启了他靖难之役最为重要的一个操作:替换耿炳文,替换的人选呢,是开国公爵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我们朱棣立马开心了啊,李景隆他是半点不放在心上,直接把北平的守备任务交给他的大胖儿朱高炽,自己去找好弟弟联系感情去了。】

朱高炽:不想提的话可以不说的。

朱高煦嘴里时不时的喷息:胖大儿?

朱棣:好贴切的称呼,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