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7章 起兵

【咱们建文帝一守孝完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对一群叔叔出手了啊。

几个臭皮匠拿着朱元璋分封得表开始分析了啊,真正占据战略要地的就是朱棣那一批八个,然后呢,等到朱允炆准备削的时候,秦王、晋王、鲁王已经薨了,逃过一劫。】

秦王、晋王、鲁王:谁死了?

你倒是说清楚啊,这算什么逃过一劫啊?

朱元璋都忍不住看向自家年纪还小的儿子,总不能是在守孝的这段时间去世的吧?

若不是,岂不是要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允炆手底下的人给出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直接对燕王朱棣出手,第二套方案则是柿子挑软的捏,先把燕王的同母弟弟削了。

嗯,两人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不能肯定的说谁对谁错,关键在于执行能力。

明朝没有周亚夫,燕王却非池中之物。

唯一的共通点,那就是把朱棣当作心腹大患。】

刘彻好几次听到周亚夫的名字,面皮都有点不自在,转而看到卫青和霍去病才算是松口气。

少年朱棣则是认真听着未来的自己如何得到夸赞,登基的朱棣听到天幕的话,也想到当初的兄弟、父子,面色没有好到哪里去。

这段时间,他老是想起来当初父母兄弟都在的时光,不过也就是一会儿儿的,他的心思还没那么脆弱,不至于沉溺与过往。

【朱允炆一开始执行的还算是不错,当然,对他的叔叔们就不是那么仁慈。

第一个则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周王,被贬为庶人,徙云南。

真是,周王就是个植物学家,就因为他哥的缘故成为第一个倒霉蛋,不过好歹还留了条命,不过云南那地,可不是现在这会儿。

然后借着审周王的名头,把其他几个全部牵扯进来,废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

朱允炆真是孝顺他爷爷,怕他爷爷在地底下孤单,直接打包似的给他爷爷送下去。】

大明,没人笑得出来。

朱元璋更是都要炸了,可真是他的好~孙~子~啊

要不是知道现在他好大儿还没生出这个好孙子来,这会儿他都得先回去收拾一顿出口气再说。

难得,朱元璋甚至想要对自家好大儿出口气。

子债父偿。

朱标也是听得脸黑,想到自家后院姓吕的侧妃,无论如何,朱允炆这个儿子都不能有出世的机会。

这一切曝光以后,出世后要面对的种种,以及所有人的忌惮、讥笑,又何必呢?

朱棣则是眼巴巴的瞅着天幕连连点头,希望他爹和大哥看在他不得已反的份上,饶另外的他一遭。

也,原谅他的造反。

【其实,建文帝削藩的步骤还真没多大问题,可问题是太快了啊。

他就是有一种不顾人死活的急迫感,当然,事实证明他确实没顾他叔叔的死活,一大串动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