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6章 伤寒杂病论

【丹药的事情我们先放到一边,长生不要想了,有病找大夫治病,少倒腾点还能活久一点,接下来做好笔记啦,知识点来了。】

齐刷刷一片,各个朝代都是一片严阵以待的模样,虽然听八卦很快乐,但还是治病比较重要。

看乐子和自己的命比起来,孰轻孰重压根不需要选择。

【首先我们聊到的便是伤寒,伤寒的话,就不得不提到东汉神医,也是被后世誉为医圣的张仲景先生。】

东汉,张仲景听到天幕提及自己的名字,居然被誉为医圣,心中除了喜悦便是巨大的惶恐,深觉担当不起此名,他何德何能啊?

【东汉末年是一个极其混乱动荡的时期,不单单是战争问题,还有各种天灾,百姓活着都很艰难。

张仲景先生看到了百姓的流离失所,看到了民不聊生,在担任太守期间便闲时直接于大堂行医,后世医馆的大夫坐堂大夫也是由此而来。】

【被称为医圣,是因为张仲景先生著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一本医学著作,现代中医药传统学生还会研读,针对这本著作,哪怕是现在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衍生研究。】

林书将关于《伤寒杂病论》有关的书目展示出来,众人只能看到上面不断滑动的目录,无穷尽也,已经被完全震撼到。

林书也觉得这些写书的人真是厉害,只不过如此庞大又繁杂的医学体系,不是她这种外行人能说几句指点清楚的。

【可惜的是,张仲景先生去世后,我等未曾找到原版,后人整理收集,出现了《伤寒论》和《金匮要论》,中医四大经典之书便占据了两本的位置。】

张仲景听到这微微皱眉,他确实有写书的打算,已经有些草稿和想法,没想到日后居然会遗失。

“张仲景先生,您的《伤寒杂病论》不知可愿意拿出来分享?秉承自愿原则,您不用担心拒绝会被人说道,天幕会保持秘密的。”林书悄悄联系了张仲景。

张仲景见到漂浮于眼前的文字,意识到这是天幕私下与他联系,没有犹豫,“医书本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若是能叫它物尽其用,便是它的价值。天幕尽可处置。”

林书不是拿了人家东西就跑的人,默默给已经年纪不小的先生加了点健康值,这次连333都没话说。

【张仲景先生心怀万民,心忧百姓,愿意将《伤寒杂病论》公之于众,请各界医者用心研读,会选取时间段播放,有需要的可以誊写。】

霎时间,许多没有此书的朝代都迸发出庞大的喜悦和感激,哪怕是不懂医术的百姓和贵族,也知晓大夫医术高的意义。

况且刚才显示的内容里面,他们已经看到许多有关疫病的预防治疗条目,一个个都在心里感激张仲景。

而百姓感谢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立庙,或者是直接供奉。

张仲景看到天幕传给他百姓把他供奉在家的模样,心中觉得好笑又奇怪,主要是他一个大活人属实受不起。

转而,就听到府里的下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