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10 章 阿房宫赋3

作品: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作者:春山有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4-06-02| 下载:春山有信TXT下载

独, 不单言秦之败亡, 亦论六国乃至百代之亡。‘灭六国者六国也’之句精警独到,实为言前人所未言也!”

“非但在此。”刘禹锡接着补充,“此句慨然发论,后紧继之以假设,‘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则六国之所败,暴秦之所亡,只在‘不爱人’一途。真乃片言居要,句句爽利,酣畅淋漓啊!”

刘柳二人品在兴头,对杜牧赞叹不已,那边的楚棠放出答案,果然与他们的讨论一般无二。

【我们来接着对比一下,在《过秦论》中,贾谊将秦亡的原因总结为“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六国论》中,苏洵则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而杜牧却觉得是“秦爱纷奢”而不“爱人”才招致灭亡。

为什么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他们的观点却截然不同?】

明朝。

朱樉忍不住撇嘴:“这有什么奇怪的,不同的人看法肯定不一样啊……哎哟父皇,您打我干什么?”

他捂着头敢怒不敢言地往旁边躲。

朱元璋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早就让你多读书!贾谊为汉作鉴谈论兴亡,杜牧撰《阿房宫赋》实为劝谏敬宗勿要大兴土木沉溺声色,苏洵《六国论》则是借六国败亡故事警醒宋室,目的不同看法岂能一样?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还不同人的看法肯定不一样,他还理直气壮!

朱樉被自家父皇一顿批,白白让一众兄弟看了笑话,心里恨得牙痒痒,又不敢分辩,只好老老实实认错,心里转而怨起楚棠动不动就提问来。

要是不问,他也不至于丢人啊!

【很明显,他们选取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所以论述材料当然也不相同,杜牧要论证的是“秦爱纷奢”招致国亡,重点就要描写秦朝统治者不爱惜民力。

那么大家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秦君的奢侈无度呢?】

“这还用找?”

刘彻乐呵呵看戏:“这不句句都是吗?”

要不说文人一支笔呢,赋之铺排豪奢在这里全成了秦朝不爱惜民力的罪证,也不知那嬴政此时的表情是如何精彩。

猪猪陛下啧了一声,有点想看。

【大家会发现,前三段基本都是他的论据。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一句写得很大手笔,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而并天下,可以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国史,但杜牧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完毕,“毕”“一”之间,是历史的兴亡,而这也是阿房宫建造的历史背景。

“蜀山兀,阿房出。”,这里的“兀”“出”两个字也很好品。兀为光秃,出为出现,也就是建成。秦在关中,和隔着一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为什么他们要舍近求远去伐蜀山的木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