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4章 龙驭上宾

作品: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4-05-26| 下载:青红TXT下载

件事攻击他。

或许是因为李青没有了官职,亦或许……他们不愿拿弘治做文章。

~

这时代的人对身后事格外重视,何况皇帝,当下,弘治的身后事成了朝政的第一要务。

议庙号,议谥号……朝堂上,经常议的面红耳赤。

在皇帝眼中,朱佑樘是个好父亲,在群臣眼中,朱佑樘是个好皇帝,弘治一朝没有兴起大狱,没有严刑律法,没有横征暴敛……以后世人的角度评价,弘治是个没有大作为的皇帝,可以当下人的角度出发,弘治无疑是个仁君。

社会安稳,府库殷实,主君宽仁,臣子敢言……

文官们非常爱戴弘治,可也有着自己的操守,在谥号、庙号上很是谨慎,朱厚照也想为父皇定一个极佳又合适的身后名,这一来,反而议不出个结果。

李青不想朝政贻误太久,可朝政在皇帝驾崩面前也要让步,加之皇帝、大臣对弘治的感情,可不是他一句话说了算的。

不得已,李青只好另辟蹊径,建议朱厚照议谥号、庙号的同时,着手太庙布置。

宗庙由来已久,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周礼定天子七庙,非有德者,有功者不可得,可随着时代演变,王朝更迭,庙号逐渐变得不再稀缺,皇帝几乎人手一个。

谥号也是一样,最初只有一个字,随着时间推移,谥号变的越来越长,到了大明更是长到离谱。

太祖朱元璋足足二十一个字,太宗朱棣之后也都保持在十七个字,这么长的谥号,议起来自然麻烦。

庙号倒是没加长,不过,制度上也有了些改变。

朱元璋定天子九庙,建国之初太庙单人单间,供奉了四个老祖宗,后来觉着大明是要千秋万代传下去的,单人单间浪费资源不说,后继之君祭祀时也太麻烦,会影响朝政,索性就统一供奉在一起,以方便子孙祭祀。

朱棣迁都北京,在太庙这等大事上却不敢特立独行,依旧沿用老子定下的制度,天子九庙,满则祧。

如今太庙,祔庙:德祖、熙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中宗、宪宗。祧庙:懿祖、仁祖。

令李青没想到的是,从祔庙中祧谁也能吵起来。

其实,祧庙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都是祧离当世之君皇帝血缘关系最远的祖宗。

当然了,开国之君的太祖,历朝历代都是万世不祧。

按着这个规矩,理应祧德祖,可有大臣认为德祖是皇室能够追溯到最古老的祖宗,之前就没祧德祖,现在也不能祧,应该祧熙祖。也有大臣认为当按规矩办事,一时间,吵的不可开交。

祧出祔庙又不是扔了,只是祧进祧庙而已,说白了,就是换个地方供奉罢了,反正除了太祖,其他的早晚都会被祧出来,又有什么好争的呢?

李青也是服了……

实在忍无可忍,他找到朱厚照——

差不多行了,朝政还顾不顾了?别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