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4 节 亲子关系的癌症(下)

这讲当中徐老师继续讲亲子关系的癌症。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内心戏太多,舍本逐末是现实也是通病。那么什么是教育的本?末又在哪里?我们来听听徐老师的解读。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一个很好的学校念书,然后就亲子关系就很紧张。有一次我这朋友就叫上我,我们一起在一起吃个饭,聊聊天,他也希望我能够跟孩子聊一聊,所以一晚上吃饭他也不吭声,那我们也就不吭声也没法交流。结果直到当时他父母提到了一句话,他插了一句嘴,就当时就是他妈妈说,说当年在家里就有好多,因为他有好多舅舅,好多男孩,他妈妈是女孩,说但是你姥爷对我非常好,意思就是格外看重,后来男孩,这个小孩就抬头看了一眼,说一句话,那是,你念书需要多差,我就一愣,我说这里边就很有意思,就是为什么,就念书的差跟他姥爷对他妈妈好有什么关系,我后来我聊了聊就明白了。

逻辑是这样的,就他妈妈念书的学校很烂,所以他妈妈的排名非常靠前,就他姥爷非常有面子,所以他姥爷就特别爱他妈妈。当时我就问这孩子,我说那你觉得你妈妈要爱你,也是因为你给你妈妈带来了面子。他说那当然了,我成绩好的时候,我妈妈也很爱带我出去,我成绩不好,我妈就不爱带我出去,觉得太丢人了。当时我就愣了好久,那这就说明什么问题?就是说你会发现这个孩子的感知,他觉得父母爱自己是有条件的,对吧?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其实我觉得,我相信这个妈妈是爱这个孩子的,但是我们很多的父母其实也确实有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表面上我们是爱孩子,但是最后吧,你会发现,在孩子看来你爱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且其实到最后你自己冷静的想一想,你也到底分不清,你爱的是孩子还爱的是自己的面子。

因为我也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朋友,身边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的中产,他特别在意孩子的教育,但是有时候他在意的,我觉得似乎是一个标签,就我是这样一个身份,我的孩子念书的学校必须是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匹配得上我,必须要进什么样的班,必须要如何如何,到最后这个孩子本身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它已经被忘掉了。更可怕的是孩子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其实父母我想他本心已经不这样,只是一种裹挟在社会潮流当中的一种惯性。但是孩子他发现他把这个当成了全部,那问题就大了,孩子跟父母之间那种最天然的温暖有的时候就会被质疑,而这种质疑就会造成这种双方的这种不信任。

其实也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亲人,就他这个孩子念书一直是很好的,初中很好,高中也上了一个北京市前十的学校,那非常地棒。但是因为正好他爸爸在国外,当时,就他妈妈带着他,妈妈又比较疼爱这个孩子,所以就惯得不像样了,就成绩就特别特别地差,差得不得了。那在我看来这是绝对是个失败者,他肯定很失败,然后最后考了一个二级学院。你想在一个北京市排名前十的学校里面考到一个二级学院,那应该是非常差了,那我就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案例。但是后来,因为他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也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