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38、第 38 章

作品:[综]母仪天下| 作者:微云烟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3-25| 下载:微云烟波TXT下载

产业是必须的。

因此,凡是肯定自个会跟着迁过去的文武官员,一个个立马派人带着钱财,要么快马加鞭,要么乘船通过运河或者是沿海北上,趁着消息还没有完全传开,赶紧购置占据房产田产,回头等那边反应过来了,可就没这种好事了!

第二个反应过来的就是那些商人,其实比起官员来说,商人嗅觉要更加敏锐一些,只不过比起这些官员来说,他们很多时候需要观望风向,免得被人抓住了把柄。等到确定了消息之后,就有许多商人直接组织商队往北边去了。

朱元璋这边却是乐见其成,大都那边他已经去过了,当初蒙古人的财产都被没收了,这里头自然包括了大量的房产田产,朱元璋自然不会将这些捂在自个手里,这些本来就是打算一部分拿出来赏赐,一部分拿出来出售的。

与此同时,朱元璋直接派出了刘基,又带了一批人过去勘察地形,准备绘制图纸,重新建造皇宫。元廷的皇宫一点也不符合中原的审美,所以,重建是必然的事情,至于元廷的皇宫,也就只能暂时住着,之后当做别宫罢了。

至于建造皇宫的问题,舒云表示,干脆还是对外招标好了。

有的时候,劝说朱元璋其实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舒云直接表示,天下战乱多年,百姓需要修生养息,再专门征召徭役,难免会给百姓造成负担,而直接对外招标,找那些商人就简单多了。不算徭役,都算工钱,在招标的时候就得说清楚给那些工匠的基础待遇,如果出现伤亡,必须抚恤,伤亡超出一定的限度,就要追究责任,说白了,责任下放,就将朝廷从雇佣的一方,变成了裁判。就算出了什么事情,也跟朝廷没什么关系。

至于那些商人是否同意的问题,这就更不用说了,一方面,这事是亏不了的,包给这些商人,其实要比朝廷自个做省钱,起码这里头少了许多漂没还有那些官吏做手脚的空间,而对这些商人来说,能够承担建造皇宫,为皇宫提供材料的任务,这就是个活招牌,就算是赔钱也得继续做啊!

至于工匠不足的问题,朱元璋自然是想要搞专门的匠户,但是,这种事情,看着没问题,似乎是代代都是铁饭碗了,却杜绝了阶级流通的可能性,工匠的后代一辈子都是工匠,当兵的后代一辈子都得当兵,这其实是很坑人的,明朝中后期糜烂,很多就跟这些规矩有关系,逃户不要太多,还有人专门利用这里头的漏洞,盘剥匠户,侵吞军屯,吃空饷什么的。

朱元璋觉得可以将不法官员一个个干掉,为此制定了堪称让人不敢当官的法律,问题是有几个皇帝能有他这么强硬的,能够一直坚持执行这样的法律呢?这不是开玩笑嘛!朱元璋说百姓可以扭送官员进京告御状,实际上呢,民不与官斗,这早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了,成本太高,哪个百姓能付得起这样的代价!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元璋是个理想主义者,偏偏他还是个皇帝,是个非常强势的皇帝,这就有些糟糕了。

不过,舒云呢,一般情况下,不会从别的地方考虑,只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