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90 章 大汉后世谈(六)

作品: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 作者:三傻二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8-06| 下载:三傻二疯TXT下载

沉吟, 却不觉回想起天书曾经的议论。天书当日叙述所谓的“科举”, 曾称许这项制度影响甚大,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华夏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明印记。自宋明千年以降,华夏文明的天赋神通本能妙法,除了种地与做饭这两项吃饭的本事之外,最为擅长的便是做题与考试——那可是真正超凡脱俗横压一世,号称刷题王中王的神通。

而在这深刻文明烙印之中,又属齐鲁等地的读书人天赋异禀,强中更有强中手,能在一众做题家中脱颖而出,硬生生压天下一头。

……而今看来,这论断虽然令人无语,却似乎还颇有几分道理。

不过,最为令皇帝关怀者,还是一场考试中这惊人的结果。他抬眼又往左近扫去,看见自己的心腹将军还在老老实实捧着白纸细读——虽然依旧是看不懂,但纸上的符号整整有法,显然不是随心所欲的涂抹猜测,而是真正对这御榜宣示的难题有所领悟。

皇帝勉强知道那道题目的分量(据天书说,它甚至已经接近了某种神乎其神,名为“微分”的技巧),即使考生印证有误,这番领悟也绝非寻常的天资可及了。想来算学与格致的书籍经由汲公之手广传世间门,迄今也不过数年而已。数年之久就能脱颖而出如此的人物,真正是让人震动。

于是至尊也不由叹息,啧啧称奇。

“……赤县神州之地,果然历来就是人才济济,取之不尽呐。”皇帝仰头道:“天意垂示,果然毫无差错。”

不错,这也是天幕的启示——自古而论,华夏的人才恐怕从来都是太多,而不是太少。即使是天下逐鹿开邦定国这样宏大至不可思议的功业,所需的英才也是俯拾皆是充裕之极;当年高皇帝开数百年之基业,仅仅在沛县区区一地之中,居然都能搜罗出萧何这样的人物!

小小一县便有汉初三杰这样的大能,若推之于一郡一州乃至整个天下,顶尖的人才又有多少?那是真正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肆意挥霍享用的资源。所以也无怪乎后世会这样卷生卷死,乃至于发明出如“科举”这般怪异的制度来选取人才了——科举取士者,不是因为人才太少,而是因为人才太多,不能不设法筛选!

当然,人才太多也有隐患。即使科举再为完善,不也有如黄巢一般心有郁愤而搅乱天下的人物么?所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但要是野有遗贤,未曾网罗,那可是江山社稷莫大的隐患。甚而言之,皇帝特意在太学中考试增加格致与算学的内容,部分原因也是要开辟新的上升渠道,提拔聪颖敏锐却未必擅长经术策论的高士。

要知道,自陈胜、吴广以来,华夏百姓最为擅长的,可是花式造反……

天子沉吟斟酌,徐徐道:

“算学与都不算容易。太学中的士人,竟尔能精进于斯么?”

张汤有监察百官百寮的职责,聆听圣上垂询后稍加思索,躬身作答:

“自元朔二年以来,京中太学生每日耗费的竹简便增了两倍以上,多半都是记录的算学笔记;自元朔三年陛下以特旨于京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