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49 章 149(一更)

作品:[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作者:千里江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11-13| 下载:千里江风TXT下载

景。”

譬如曹魏时期以沾湿的布帛混杂在干布之中,以劣等粟米掺杂在好米之中,哪怕严刑峻法,也难以完全遏制住这些人投机倒把的心思。

而自董卓小钱带来的粟值千金影响扩散开来,经历了曹魏三代人的努力都只是勉强重新将五铢钱给推行起来,却没能将其中的弊病给彻底消除。

所以,越早划定一个规章制度越好。

董卓小钱的出现让她意识到,她是时候开始寻觅经济学方面的人才,以保并州在民生发展之余,还能有合适的经济体系并行。在此之前,她先定个最基本的标准。

“乔侯的意思是?”

乔琰笃定回道:“令并州境内的铸币三官来见我,无论接下来战局如何,我方境内的铸币绝不能有任何的偷工减料。此外,将仍旧遵循五铢钱的惯例告知于州中百姓,如有境内劣等铸币——”

“追根究底问责!”

这个“追根究底”四字,在她口中说来,自有一番决绝凛然之态,足以让戏志才确认,这是乔琰此时提出的底线问题。

戏志才想了想,建议道:“既然如此,不如将先帝再拿出来当个理由用上一用吧。”

汉灵帝若是泉下有知,只怕都要觉得自己能被气活过来。

两个儿子变成了这等东西对分的状态也就算了,乔琰意图侵占凉州要打着先帝遗诏清君侧的理由,现在连坚持运行五铢钱货币还要打他的招牌。

天下哪有这等荒唐的事情!

偏偏他人已经死了,还是自己给出的那道诏书,也只有被抬出来当个幌子的份。

乔琰显然不会顾及到这位过世帝王的心情,只是“从善如流”地采用了戏志才的建议。

秉持大汉正统,绝不使用董卓小钱,坚决使用五铢钱——这理由简直是堂堂正正。

以乔琰在并州的信誉和声誉,连她都如此说了,除却一些特殊的交易,比如她和东海麋氏的资源置换这种情况之外,平头百姓之间的交易应当能固定在五铢钱的范畴之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乔琰就不需要面临问题。

以汉朝的生产力,铜矿的开采是很有限的。并州境内若只是寻常流通,目前的铜材铸钱还算足够,可一旦频起战争,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购置到战略物资,这个数目就不太够了。

有些物资也不适合让百姓在生产富余后倾销于外,而要把握在州府的手中统一收购。

这就意味着,州府需要有钱。

所以她还得解决铜矿产量的麻烦。

在戏志才离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大汉十三州地图上。

并州的最北面一线,也就是后世内蒙古的区域,是有铜矿分布的,但这不是铜矿资源最发达的区域。

甘肃、新疆、西藏一带的西北边疆,以及云南这西南边陲才是!

前者正是凉州和大汉境外未曾归入国土中的不毛之地,后者则在益州的管辖之下。

而乔琰唯独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