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36 章 136(一更)

作品:[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作者:千里江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11-13| 下载:千里江风TXT下载

名声下葬吗?”

他这后半句话听起来有理, 可实际上在场之人都很清楚, 以荀慈明的声望,他听从董卓的征调又是不得已之举,其实并没有人会因此而对他有所苛责。

反倒是他要做出这置生死于度外的举动,才当真让人不由敬佩。

而第二个出声之人,其实前一刻还站在了袁术的这一边,但此时却选择了倒戈,无疑更让卢植感到惊喜。

王允开口道:“我昔年为党锢之祸所困,又与张让诬告被迫辞官,磋磨了不知多少时日,而今已过知天命之年,许也做不出什么大事业,却还有一身胆气,不堕我并州威名。”

“乔侯并非出自并州,却以乐平侯与并州牧之名令并州声名远播,我王允也不能做这只为故吏故主之事所牵绊之人。既要内应,我也去便是!”

他这话不免让卢植看到了更多人支援他这一方的可能性。

哪怕袁氏门生遍布天下,又哪怕何进为大将军之时确实施恩于不少人,但刘协作为刘宏亲自决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这大汉的正统!

这才是真正决定人心立场的东西。

又或者,倘若此刻这置身于堂上的刘辩,作为先帝遗留的另外一位子嗣,能表现出令人觉得堪配于帝王气象的样子,说不定还能让有些人再犹豫一番。

可惜他没有。

在听说可以不必留在洛阳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如释重负,也落入了众人的眼中。

袁术心中大觉不妙。

被乔琰这句至关重要的话一说,朝堂中原本占据上风的另立新君一派,反而占不到太多优势了。

至多不过是因为董卓行事暴虐,让人担心在他手下随时有性命之危,才稍稍压制住了一些人也跟着调转风向的想法。

他又旋即听到了何颙、黄琬与士孙瑞三人对卢植此举的支持,更进一步掀起了这方决断的风潮。

而哪怕有提前联络过的杨彪等人作为助力,也并不能改变这场朝会之上的争辩正在趋于一个结果。

支持他改立刘辩为新君的,也只不过剩下了堪堪一半。

刘辩继位的正统性若是能有那消失的玉玺作为支持,或许还能挽回一点局面。

但在袁术抵达洛阳后,他将南宫,甚至是北宫都又做出了一番搜寻,这一次连距离嘉德殿最近的几处宫室,乃至于宫殿之外的井中,玉堂、嘉德殿外的铜人之下都没放过,还是没能找到玉玺的踪迹。

他不得不揣测,此物极有可能是被张让藏匿到了个更加隐秘的地方,也随着他的死亡而永埋于地下,又或者是在当日的南宫大火中被什么人给顺手牵羊地带出了宫去。

不过无论是哪种可能,袁术都不会想到,这枚传国玉玺就在他抵达洛阳的一天之前,被乔琰从南宫中找了出来,而且送去了个绝无可能有机会被人给找到的地方。

至于前来投奔她的毕岚——

对方显然也知道他这宦官身份的暴露对他而言没什么好处,在张让蹇硕等人已经